北京老城保护将有技术导则。4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消息,《关于发布〈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的通知》(以下简称《导则》)已于日前正式印发,并将于5月7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北京老城内,即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区域的胡同、院落、房屋保护与修缮有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协会副会长刘大可表示:“《导则》是为了具体落实《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而编制的。《导则》实际上是对‘新总规’在北京老城保护问题上的实施标准。”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有机结合,将有效地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改善老城平房院落居民的居住条件。

保留历史风貌

《导则》适用于北京老城内,即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除文物保护单位、普查登记文物、历史建筑(含挂牌院落)以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进行修缮保护、使用功能改造、市政设施改造、风貌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导则》从院落和房屋两个维度对修缮等级进行了细分,包括三类院落、五类建筑。对于二、三类建筑的修缮,《导则》要求应最大程度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保护历史原状,按照原形式、原结构、传统规制做法进行修缮,更新内部设施。

以老北京特色四合院为例,《导则》提出保护四合院的传统建筑形态,从四合院的建筑形式、结构、材料、工艺角度,全面总结了传统民居四合院的特点,提出按照原形式、原结构、传统规制做法进行修缮,特别提出了要充分保护利用好旧材料旧构件。

按照《导则》要求,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要准确把握文化特色,修缮后符合区域文化要求,突出层次和特色,避免千篇一律,避免外来文化元素的移植。例如北京一些胡同里以“白墙黛瓦”代替老北京的“青砖灰瓦”,实际上是移植了江浙皖地区的建筑形式。“从单纯的技术手段本身来说,所有的技术手段没有对与错或好与坏。但什么地方该用什么手段,就有对与错或好与坏。”刘大可指出,“比如抹白灰和砌青砖两者比较,说不上哪个对哪个错,或哪个好哪个坏。老北京的胡同外墙上或者影壁上历史上没有抹白灰的,但这些年来,这种错误就没少犯。对于这个错误,《导则》就予以了纠正。”

用好“老砖老瓦”

“为了保护古都风貌,《导则》对修建所用的材料也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对木材、砖、瓦、石材、油漆、彩画颜料都有具体要求和规定,尤其根据前一阶段保护修缮的经验,重申了对旧料的利用问题,使得老砖老瓦、老物件的利用有了根本保障。”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前所长马炳坚表示。

具体而言,《导则》要求在修缮过程中应科学选择建筑材料,要充分考虑风貌保护、使用功能、绿色节能等方面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形制、采用原工艺、用好旧材料。可再次利用的旧材料、旧构件包括木构件、墙体材料、屋面材料、石材及传统门窗、楣子、砖雕、木雕、石雕等。在满足安全性前提下,旧材料旧构件优先原地使用,优先用于地区重点保护院落的修缮,其次是胡同可视部位的建筑修缮,再次是院内建筑可视部位的建筑修缮。

在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前提下,《导则》注重传统建材与新型建材的有机结合使用。主体结构材料可选用工艺成熟、性能指标满足房屋安全需要的复合型材,墙体材料选用满足现代宜居生活的节能保温复合材料,门窗选用节能门窗,屋面材料需满足保温和防水要求,院落地面铺装宜采用透水材料。

老城里的现代生活

让居民在传统环境风貌中过上现代生活也是《导则》的一个重要理念。《导则》注重新科技在修缮中的应用,提出可以运用BIM技术,绿色节能建材,装配式装修,重点在厨房、卫生间等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上给予技术支持,改善居住条件。

在节能环保方面,《导则》鼓励创新,提出在保证风貌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建筑形态相协调的前提下,可结合实际选用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遵循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为老胡同注入新活力。

为了验证《导则》的可操作性,《导则》在发布之前,便在北京东城区雨儿胡同、西城区菜西项目进行了试点。参与了试点改造的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张越介绍,在对试点项目的改造中,采用传统工艺技术,充分利用老房子拆下的老材料用于修建当中,使许多因岁月流逝而变得面目全非的老房子恢复了原有风貌。同时,“在居民室内植入了厨卫模块,改善了供水供电设施。对院落甬路、散水和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整治,按照老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在空地上搭建花架、引入葡萄、石榴、葫芦以及花草,恢复了老北京庭院的环境特色”。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吕银玲)

关键词: 北京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