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几经延期的2020年特斯拉“电池日”姗姗来迟。在本次“电池日”活动上,特斯拉围绕电池形状、材料、工艺优化等方面,发布多项创新举措,包括全新无极耳、大电芯的“4680”型电池,续航能力可提升16%。此外,还提出了干电极技术、高镍无钴电池、负极使用生硅材料等想法。

活动现场,特斯拉CEO马斯克对新型电池工艺以及电动车扩展计划表现出充足的信心。他表示,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预计今年特斯拉交付量仍将增长30%-40%。这意味着,特斯拉在今年或完成交付47.78万辆至51.45万辆汽车的佳绩,有望超越2019年50万辆的全年交付量纪录。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最终目标是每年生产2000万辆电动汽车。在这此期间,特斯拉将继续降低电池制造成本,提高电池续航能力,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售价。记者注意到,作为连续四年夺得全球销量冠军的大众集团,2019年的累计销量也仅为1097.46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百万英里电池”项目及相关技术并未在此次“电池日”亮相。受此利空影响,截至当天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5.6%收于424.23美元,仅当日市值缩水就高达220亿美元。

多技术加持力争大幅降成本

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会最大的亮点为特斯拉发布的“4680”型电池。该种电池尺寸为46毫米X80毫米,因此被特斯拉称为4860电池。这一电池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无极耳设计、大电芯。此前,圆柱电池中电流必须流经”极耳“才能到达电池单元外部的连接器。在善于颠覆的马斯克看来,“极耳”是“多出来的零部件“,优化后的无极耳电池不仅可以简化制造过程,还可以节约空间并将减少电阻。

在电芯技术方面,特斯拉圆柱电池的电池尺寸进一步增加,电池能量提高5倍,续航里程提高16%,动力提高6倍。同时由于解决了连续生产问题,特斯拉电池生产线的速度提高了7倍;在车身结构优化上,特斯拉将把电池内置入汽车结构,结构化电芯设计将减轻车辆的整体重量,可使重量降低10%。

马斯克坚持探索无钴技术路径。他提出在正极上使用高镍实现无钴,在负极上突破性使用生硅材料;而在电池制造工艺方面,特斯拉采用干电极工艺及连续性加工降低成本。特斯拉还提出电池产能目标,到2022年实现100GWh产能,到2030年实现3TWh产能。

马斯克总结道,通过所有新推出的这些创新,特斯拉可以将续航里程增加54%,实现每千瓦电池生产成本降低56%的目标,并将每千瓦时的投资成本降低69%。“制造人人买得起的电动汽车始终是我们公司成立以来的梦想。但我们还没有更实惠的电动汽车,这是我们未来将拥有的东西,但我们必须降低电池的成本。”马斯克表示。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表示,要想实现电动汽车售价与燃油汽车相当,每千瓦时电池生产成本要降至100美元。“此番估算约14%的整体成本降幅可能还不够,但随着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很可能成本会看齐燃油车甚至实现超越。”

剑指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

除了电池技术的相关突破,马斯克还宣布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和新款车型方面的计划:将在未来一个月发布全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的测试版、三年内造出2.5万美元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事实上,凭借更为科学的电池设计、电池材料性能升级,以及制造工艺的改进,马斯克将纯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不断拉低。在马斯克看来,2.5万元美元的新产品将重写市场规则,重塑市场格局。“因为它不但用车成本低,性能也不差,而且还有自动驾驶。竞争对手必须赶紧完成电动化,因为燃油车在未来不堪一击。”马斯克表示。

林示表示,马斯克公布诸多雄心勃勃的未来计划,大幅削减电池设计和制造成本,最终目的即是让2.5万美元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并借此将年产量大幅提升至2000万辆。如果目标实现,特斯拉将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大规模量产意味着将对电池供求提出严峻考验,早前马斯克就批评松下的电池生产速度限制了Model3和ModelY的产能。松下首席执行官津贺一宏预测,如果特斯拉继续扩大业务,其电池产能将“达到极限”。

为此,特斯拉提出了独立的电池产能目标:2022年实现100GWh产能,2030年实现3TWh产能。其中2022年的100GWh是与供应商合作之外的完全自产的产能。通过优化这一环节,电池成本可以下降18%。

万家基金新能源汽车研究人士认为,马斯克强调与供应商合作共赢降本,表明特斯拉对于电池的需求会比它自建电池厂规划量大得多。此外,马斯克承认干电极“非常难”,短期无法实装,也体现了电池环节极高的技术壁垒。这对于电池供应商而言,未来巨大的需求得到了加强。

对此,林示也表示,动力电池产业链随着技术变革将再掀新的投资风口和热潮。动力电池向上游延伸的正负极隔膜、电解液、铜箔等核心原材料,以及再上游的动力电池设备、锂资源等环节,包括储能市场均有望给动力电池带来新能源车之外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特斯拉市值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