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终于还是成了一名法制咖,那些曾经押注他的品牌尤为窝火,不仅要及时撇清割席,甚至还有与这类负面资产共存一段时间。
没想到出道即巅峰,中国上市零食第一股、曾请吴亦凡代言的良品铺子股价一路下跌。上市一年后,它已经成为市场上的“弃子”。
早在今年2月,良品铺子对外发布公告称,“时间的朋友”高瓴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减持 不超过6%的持股。
在教育股遭遇灭顶之灾前轻残的张磊,每一步似乎都有信号意义。对于良品铺子,外界的判断是,高瓴要“断舍离”良品铺子。
减持
其实不只是良品铺子,休闲零食几个头部股价都不太好。
股价不争气,和良品铺子自己的先天不足已有关系。与传统食品企业相比,良品铺子实际上更像是一家广贴牌生意的营销公司。
轻资产成就了它的快速崛起,也制约了它的成长性。
从财报上看,良品铺子一季度的营销费用达到了5.4亿,占营收21%。然而良品铺子全年的研发费用却不足4千万,占全年营收比重的0.4%。
研发和营销的投入差距,可以看出上市后的良品铺子,仍然试图通过“广告牌 + 加盟租金”的方式发展,至于结果,也就不会出乎意料了。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为以高端零食为由提价的良品铺子所支付的“溢价”,并不是为产品本身买单,而是为其广告和包装买单。
而被张磊看重的全渠道优势,一旦脱离了流量扶持,也就不复存在了。
品牌一开始尚能用互联网跨界打法,靠“新物种”打出名堂,但维持发展没有研发是不可能的,消费者更不会因为好看包装反面的例子,可以看看某日记。
而在零食这条赛道上,良品铺子并不是唯一能打的人,三只松鼠、钟薛高、三顿半、甚至喜茶、元气森林,都在不断染指它的腹地。而这些品牌,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明显要比良品铺子更花心思。
“穷”则思变!眼瞅着高端零食概念走不通,良品铺子打入了母婴领域,推出儿童零食“良品小食仙”。
但儿童零食领域,比一般产品有着更苛刻的食品安全卫生要求。采用代工模式的良品铺子,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供应链,让消费者放心吗?
从目前的情况,这条路对良品铺子的考验很大。
此前,良品铺子就曾多次陷入质量问题风波,被地方食安部门处罚。
黑猫投诉上显示,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有超过600宗对良品铺子的投诉,投诉的主要原因是食品本身存在各种质量问题,而且食品中发现了毛发和虫卵、蛆等各种外来物质,甚至有消费者表示,由于食品变质引起腹泻等健康问题。
连互联网都开始变得传统的时代,良品铺子们应该多看看那些千亿级别传统软料巨头。那些长盛不衰于货架上火爆单品,如旺仔牛奶、康师傅冰红茶,恰恰证明了产品力而非流量,才是能帮企业扛到底的关键。
文 | 华商韬略 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