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召奎
1月11日,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京发布,22个典型案例脱颖而出,涵盖农村医疗、养老、文化、交通、易地搬迁等领域,生动反映了各地直面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实践。
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应有之义,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在发布会上表示,做好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自2019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发改委、国家乡村振兴局、新华社,4年累计推出84个典型案例,生动体现了各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实践,系统反映了新时代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规律。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城乡一体、农村优先,注重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二是坚持农民参与、农民共享,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结构布局;四是坚持创新模式、提升效能,注重数字赋能农村公共服务。
浙江、山东、重庆三省市农业农村部门在线介绍了统筹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工作情况,河北邢台南和、江苏苏州昆山、河南信阳新县、湖北恩施来凤、湖南永州回龙圩等5个典型案例地方负责人通过视频录播作了经验分享。
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评选工作于2022年4月启动,经严格推选评出22个典型案例,以此为借鉴,要不断深化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示范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创新工作抓手,加强政策储备。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乡村振兴局的推动下,各地不断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多、安全感更有保障。未来,新华社将持续关注“三农”动向、传递“三农”声音、宣传“三农”典范,为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