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西部“碳博会”在渝开幕(主题)


(资料图片)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陈维灯 记者 左黎韵 见习记者 陈久玲)4月12日,首届西部国际碳中和技术成果博览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以下简称碳博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启幕。

本届碳博会以“共建绿色生态 共谋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绿色低碳、节能降碳、生态环保、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设置系列展览、高端论坛、贸易洽谈和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重庆环投、零碳未来、成都中建材等市内外100余家企业参展。

近年来,我市聚焦“双碳”目标,加快顶层设计,构建完善了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围绕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6个重点领域,编制了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科技创新、统计核算等N个支撑保障方案,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在现场看到,碳博会共设置了城市绿色发展、节能与低碳产品、能源转型、低碳交通、低碳服务5大主题展区。

其中,节能与低碳产品展区主要展出节能管理、绿色建筑、碳汇固碳等前沿技术的实践案例;城市绿色发展展区对产业园区绿色转型综合形象等进行了集中展示;能源转型展区则展现了化石能源低碳提效、清洁能源替代转型等技术。

碳博会还现场签约10个项目,涉及降碳、减污等多个方面。这些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

譬如,蛮寨林业集团与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在生态建设、乡村振兴、碳中和示范高地建设、碳汇计量监测评估、碳汇产品实现机制、人才打造等方面展开合作。

荣昌区政府与重庆美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农业碳减排及农业生产性服务项目,将在环农一体、土壤改良等方面通力合作,强化城乡生活垃圾、养殖排污和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打造优质零碳农产品。

本届碳博会为期三天,将举办多场贸易洽谈和招商引资活动,旨在为碳中和全产业链各类主体搭建对接交流平台,推动关联产业的技术升级、成果转化应用和贸易成交。

现场打探>>>

绿色低碳新品亮相“碳博会”

本届碳博会设置了城市绿色发展、节能与低碳产品、能源转型等5大主题展区,集中展出的众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在现场看到,碳博会现场有不少节能降耗、变废为宝的新技术。

比如,零碳未来(重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展示了“移动能源配送”技术。该技术能将钢厂、电厂、酒厂等高耗能企业排放的废烟气、废蒸汽、废热水的热量收集、储存在移动能源配送车的储热体内,以移动配送的方式为酒店、医院、学校、餐厅等用户提供采暖或生活热水,既省去了废热的处理成本、又解决了制热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减少了用能单位的生产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

“100辆这样的小车,每年就能为一个68万人口的城市提供所需热能,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万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双碳”行动中,碳捕集相关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次碳博会上,就有相关企业带来了一些新型的碳捕集技术,助力降碳。

“我们自主开发了燃煤电厂碳捕集技术,利用化学吸收法,将燃煤电厂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捕集,最终获得高纯度的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技术已在合川双槐电厂成功应用,并建成我国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碳捕集装置,碳捕集量为1万吨/年,碳捕集纯度高于99.5%,捕集效率高于95%。

有些新技术、新产品不仅“绿色”,还能助力城市建设。

“这是碲化镉发电玻璃。在两块普通玻璃之间沉积一组先进的光电功能材料,使玻璃从绝缘体变成导体,且具有发电功能。”展区现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具有低碳、环保、节能、创能、美观等优势,可定制透光率、颜色图案等。

重庆市三峡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也带来内支撑管道检测机器人,并现场展示了其出色的管道内检测技术。该机器人能够在管道淤积度深、水流量大以及管道暗埋长等复杂情况下进行检测作业,并能将检测结果实时上传到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实时检测、实时分析,不仅提升了检测作业效率,还实现了远程可视化监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