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书闻
(资料图)
4月2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预计全省接待游客2680万人次,同比增长20.2%;实现旅游总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25%,海南旅游业实现了强劲复苏。
在三亚、海口、万宁等城市,走进街头巷尾、穿越楼宇沙滩,亮眼的消费数据在万千实体的“好生意”里得到印证。从网红冲浪馆到烟火饮食店,从DIY手作坊到县域杂货店,海南旅游热正进一步激活本地消费,即时零售、线上化等经营手段则成为经济回暖的有效“助推器”。
本地商户“靠海吃海”迎来“开门红”
“最近生意好,客流量比去年涨了6倍,店里90%都是外地游客。”在三亚新民街,这家开了十几年的本地特色小吃店——太婆抱罗粉,每到饭点便是人声鼎沸、香气四溢,“今年以来我们常常爆满,晚餐时段几乎都要排队等位。”
“我是广东人,20年前来到海南,师从本地老师傅学做抱罗粉,后来自己出来开店。”老板黄奕告诉记者,抱罗粉是海南文昌的特色小吃,是外地游客想要“正宗海岛味”。
事实上,海南不仅有“海的味道”,更有 “海的趣味”。记者走访发现,“去体验一次冲浪的刺激感”成为不少游客的必选行程,本地冲浪俱乐部们迎来“开门红”,在三亚市后海村的捡浪俱乐部就是一个典型。
“首先,我们要讲解下冲浪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是板面,这是尾鳍,这是脚绳……”周末清晨,今年28岁的三亚市海棠区藤海社区(又称后海村)“捡浪冲浪俱乐部”店长杨兴业站在海滩上,向报名体验冲浪体验课的游客耐心地介绍道。他告诉记者,最近几个月游客明显增多,俱乐部每天都能接20单左右的体验课程,高峰期的订单量可以到80多单。
▲“线上线下”两条路走,让冲浪俱乐部更快搭上“文旅复苏”快车。(来源:商家供图)
杨兴业还特别提到,虽说是门‘靠海吃海’的生意,俱乐部的经营还需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我们刚开业就接入了线上平台,线上曝光率和团购引流,让俱乐部更快搭上‘文旅复苏’的快车,抓住了消费复苏的机会,店里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在海南的各个城市,一家家本地小店不断依托“大海的馈赠”,发展出极具沿海风味的特色业态,持续将文旅复苏的“流量”变为本地消费的“留量”,成为促进省内经济发展的一支“本地常胜军”。
从城市到县域,创新业态成拉动经济“新引擎”
“今年1月开始,感受到消费明显回暖了。”海口无重力·毛毛毯的主理人许洋介绍,这类DIY小店属于新业态,这两年在年轻人群体里很火,叠加海南旅游业复苏,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今年以来,店里客流量增幅超过60%,外地游客明显增多。”
许洋认为,外地游客对此类手作新业态接受度高,使得自家门店也搭上了“文旅复苏”的快车。此外,由于店面并不开设在临街地段,“线上化运营”也成为这家新业态“楼中店”的秘密武器。“我们前期全靠大众点评、美团等线上平台引流。”
▲即时零售成为推动商品实体门店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来源:商家供图)
海南全域旅游市场“火力全开”,三亚、海口等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外,海南县域市场的实体商户正积极“触网上线”,通过“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达”的即时零售新业态拓宽销路,助力全省经济复苏跑出“加速度”。
陵水英州镇一家主营游泳用品的商店店主吴先生表示,现在的游客都是轻装旅游,临时来玩,缺什么东西来了也能随时买,“外卖很方便的,泳衣、小孩的游泳圈、手机防水袋都卖得不错。”
谷雨时节,“雨生百谷”,它是春的休止符,又是夏的前奏曲。在海南,从热门城市到下沉县域,万千实体也正从“春日初生”,走向“夏日繁盛”,在数字化等技术推动下,迸发出无限的消费活力,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随着全省一季度经济收获良好开局,海南将继续迈步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