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科技日报记者 林莉君 王延斌


(相关资料图)

先用狼毫小笔勾勒,然后随类敷色,层层渲染,三矾九染……在53岁的王春英手下,一幅漂亮的工笔牡丹花跃然纸上。

7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看到了上述情景。

作为洪庙村村民,王春英的身份是农民画师。画牡丹,每月可为她带来六七千元的收入。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都”。作为全国唯一“中国农民绘画之乡”,巨野以牡丹为题材,成立了49个农民画院,1.1万多名农民画师“下地是农民,提笔成画师”,用灵巧的手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山东是文化大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深挖文化传统,端起“文化碗”,将文化产业化,吃上“文化饭”。

将历史文化以产业的形式传承下去,“孔门十哲”子路的家乡——济宁市泗水县东仲都村的实践便是典型代表。虽然正值炎热的大暑,但这里山水环绕、绿树成荫,让人倍感舒适。

7月26日记者登门时,36岁的李峰正在展示其葫芦画技艺。拿着自家种植的葫芦,他以此作纸,以火为墨,烙刻作画,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葫芦画便成了型。

在他的摊位上,葫芦画作品千奇百态,展现自然天成的神奇,又尽显人生百态。

深挖传统文化富矿,以文化“两创”为抓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这是东仲都人的考虑。为此,他们建成了“手造100展厅”,打造了传统手造(即传统手工技艺)一条街。

这既是传统文化的普及,让游客在体验中触摸到手造产品、了解产品背后的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也能给手造者带来收益。

传统文化不仅“好看”,更“好吃”,这是记者连续多天采访山东乡村振兴案例后得出的结论。不过,同样是将“文化变现”,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却有不同的“打法”。

西墙峪村地处沂蒙革命老区,仙姑顶战斗、挡阳柱西山战斗在这里发生,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

红色历史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力量?“90后”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带领该村村民探索出一条“红+绿”的独特路径。

作为典型的山村,西墙峪村群峰簇拥、绿树成荫、泉水叮咚的场景随处可见。他们修缮藏兵洞、野战医院医疗所、将军旧居等,将传统民俗、康养休闲、红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了以研学为主的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盘活闲置宅基地,推出精品民宿和农家乐,建立旅游发展合作社,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2022年,西墙峪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

村庄变了样,当初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来了。

44岁的张德法回村开了农家乐,从年初到现在,收入已达14万元。“今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张德法悄悄地告诉记者,“收入要达到30万元。”

对于未来,他满怀希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