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台风“杜苏芮”带来的极端强降雨导致华东、黄淮、华北、东北等地局部发生农田渍涝和作物倒伏,对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的秋粮作物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不久前,河南、陕西等地在小麦成熟收获期遭遇的“烂场雨”导致小麦减产55亿斤。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风险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强度增加、频率增多、影响增大的特点。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致灾风险高,部分类型还有突发性强、局地性强、提前预报难、精准预警难等特点,其对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影响更大,加大了农业防灾减灾救灾的难度。只有持续提升农业生产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才能有效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的灾害损失。
鉴于农业生产高度依赖气候条件,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必答题。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政策激励、投入保障、科技推广、工作动员等在内的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我国较好地缓解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通过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的理念,我们提高了农业气候风险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能力。在关键农时,针对旱涝、低温冻害、高温热害、风雹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农业灾害发生与危害的新特点,农业农村、水利、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合作,强化协调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及早制定预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提前落实防御举措,提高了实战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未来,要继续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提高灾前预警的准确率、精细度、提前量,为农业精准防灾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通过提前启动预警和应对方案,避免农业生产受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过度负面影响。要构建完善的农业应急管理体系,确保气候灾害发生时可以广泛整合和有效配置资金、资源、人力、物力,从而提高农业减灾救灾的及时性,最大程度降低农作物成灾、绝收面积,减轻灾害损失。在农业减灾救灾过程中,还需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因为灾后田间管理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决定了农作物产量的减损空间。需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调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力量,利用无人机、大型农业机械等加快灾后田间管理进度,以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不过,最关键的是要在“平时”就积极做好准备。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提高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无疑是最为保险和可靠的应对基础。
在提升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上,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工程韧性是前提。现阶段,有些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较为严重、供给质量下降,导致其在关键时候难以发挥抵御气象灾害的作用。应持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将适应气候变化要求有效融入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过程,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应对不同等级和不同强度气候灾害的能力。同时,还应根据农业气候资源和气候相关灾害时空分布的改变,适时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防范和应对各种气候灾害的能力,是提升农业生产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关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一些地区、一些时期以往很少发生的气候灾害就出现了。在此种情况下,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者风险意识的培养以及应对复杂气候灾害应急技能的培训,弥补地方经验在防灾减灾救灾上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此外,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强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转移能力等,也是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可行途径。还要在较长时间内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从源头治理农业气候风险,化解农业生产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
(作者郭珍,系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