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牌美妆集合店的日子似乎不太好过。7月中旬,万宁传出在北京大规模撤店的消息。而近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和记)公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屈臣氏中国区销售额大跌30%。然而另一边,KKV、调色师(THE COLORIST)等国产美妆集合店品牌则在迅速布局抢占市场。当万宁、屈臣氏们落寞时,美妆集合店“后浪”们能抓住机遇吗?
万宁在北京大规模撤店
“有会员吗?没有的话需要办一个吗?”在万宁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店,店员在收款时仍会试图推销万宁会员。“你们都要撤店了,办会员还能用吗?”有顾客对此表示疑惑。店员表示,并不是所有门店都要关,“还有店开着。”
“七折”“清货”的标牌随处可见。图为万宁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店。
记者在这家门店看到,“七折”“清货”的标牌随处可见,还有部分商品印有“买一送一”的标签。从门店整体情况来看,部分货架已经空了,偶尔会有几名顾客进来试图“捡漏”。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万宁北京乐成中心店和万宁北京王府中环店,其中,乐成中心店大半货架已经空置,王府中环店剩下的商品也不太多了。除了商品打折外,这些门店的硬件包括收银机、显示屏、打印机、货架、微波炉、保险柜都贴上了价签出售。
万宁部分门店也在出售收银机、显示屏等固定资产。
记者问及上述门店店员何时关店,有店员称“要等上面的通知”,也有店员称“就这几天了吧”。而对于万宁在北京的所有门店是否都要撤店,店员的说法也不一。合生汇购物中心店的店员称,北京还有店开着,但乐成中心店的店员则表示“可以说差不多吧”。据万宁官网介绍,万宁属香港牛奶集团旗下,2004年进入内地市场,在广州开出首家门店后逐步开始全国扩张,2011年内地店铺数量突破200家,覆盖了33个城市,商品涵盖护肤、彩妆、健康、母婴和个人护理五大品类。除了拓展线下门店外,万宁也在布局线上市场,开设了天猫、京东旗舰店、微信微商城以及天猫官方海外旗舰店。
对于此次关店,万宁方面曾回应表示:“北京部分门店关闭是我们持续优化门店的战略之一。”
屈臣氏经历转型阵痛
实际上,遇到困境的不只是万宁,老牌美妆集合店屈臣氏也在经历转型阵痛。近日,长江和记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财报期内,屈臣氏全球销售额为736.27亿港元(约合660.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其中中国区销售额为88.05亿港元(约合78.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
下降30%,这是屈臣氏中国区有史以来财报上公布的业绩最大跌幅。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只是一部分,屈臣氏的困境更多在于一点——消费者已经不太愿意去屈臣氏了。曾几何时,屈臣氏还是年轻人眼中的“潮品”聚集地,而如今,它却被年轻人所遗忘。
“东西贵”“店员总是追着促销”“老卖卡”……现在,不选择屈臣氏的年轻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总去屈臣氏,但现在基本不去了。”消费者陈小姐告诉记者,如今屈臣氏里的很多品牌都在线上开了官方旗舰店,打折促销的时候比屈臣氏要实惠得多。“而且我很不喜欢屈臣氏的导购,每次一进店就有好几个人问我需要什么,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就不能让我随便看看吗?”提起屈臣氏的服务,陈小姐颇有怨言:“如果说想买某牌的洗面奶,导购就会说其他牌子的洗面奶正在打折,两支有优惠之类的,然后会员还有满多少钱换购,最后稀里糊涂地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不是自己原本想要的东西。”
在屈臣氏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店门口还摆放着虚拟代言人“屈晨曦Wilson”的人形立牌。
无论是商品结构还是服务质量上的问题,都和屈臣氏本身门店运营老化、缺乏创新有关。当然,屈臣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在尝试多种方式试图抓住年轻人的心。据了解,近几年来,屈臣氏不仅创新门店形式推出了color lab、“玩美概念店”等多种新业态,还打造了虚拟偶像品牌AI(人工智能)代言人“屈晨曦Wilson”,各种IP(知识产权)联名款更是层出不穷。此外,屈臣氏还与菜鸟、饿了么、京东到家等合作拓展外送服务。
美妆集合店“后浪”崛起
万宁在北京大规模撤店,屈臣氏亟待转型,与之相对的,是新零售生态企业KK集团传出已完成10亿元E轮融资的消息。目前,KK集团旗下有KK馆、KKV和调色师等品牌,所有品牌均专注年轻群体,主打美妆、家居、零食、个护等产品。
据中国商报记者观察,以合生汇购物中心为例,万宁在B1层,屈臣氏自助试用店在B2层,但两家门店都顾客寥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屈臣氏同在B2层的新兴美妆集合店品牌KKV,客流进出不断,颇受欢迎。
KKV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店,客流不断。
“感觉这家店的东西比较新颖,品类也比较全,导购也不会围着顾客转。”消费者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KKV里不光能买到美妆、护肤等产品,还能买到饰品、玩具等非美妆类产品。“进来的话不光我能逛,我的老公、孩子也能一起逛,大家都不会无聊”。
实际上,KKV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美妆集合店。在KK集团给予的品牌定位里,KKV主打家居生活,而同集团的其他两个品牌——KK馆主要售卖零食、美妆、个护等进口快消品,特色是货品直采且在供应端主打标准化店铺;调色师专注彩妆集合。和万宁、屈臣氏这种传统的将美妆、零食、个护等多种品类汇聚一身的传统集合店卖场相比,KK集团在旗下品牌的规划上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除了KK集团正在抢夺市场外,还有不少美妆集合店品牌也试图分一杯羹。名创优品母公司赛曼集团推出的彩妆集合店WOW COLOUR目前门店已超过100家,并计划今年内开够500家,明年达到千店规模。另一新兴美妆集合店名声大噪(NOISY Beauty)也在一年之内开出20多家门店,预计到2021年年底开出300家门店。此外,新品牌H.E.A.T喜燃和BOOM!FRESH!也分别于今年7月开出首店。
不过,在快速崛起的同时,新兴品牌同质化运营和门店盈利问题也随之浮现。据中国商报记者观察,多家新兴美妆集合店品牌无论是从品牌名称,还是内部装潢设计都颇有相似之处,引入的品牌也大同小异,目标客群更是基本以年轻人为主。更不要说在资本的支持下,各家都在快速开店,一年开到数百家门店的口号比比皆是。此外,相比线上渠道,美妆集合店这种线下门店模式还是更为重资产,能否拥有成熟的盈利模式还有待商榷。
在老牌美妆集合店颇显落寞的同时,新兴美妆集合店能否抓住市场机遇?老牌美妆集合店又能否自救成功?众多新兴美妆集合店品牌中谁又能杀出重围?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冉隆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