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出炉。10月14日,据央行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社融规模增量累计29.6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长显著。展望后续货币政策,有分析人士称,未来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定向和结构性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工具的发力值得期待。同时,短端维持流动性平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后续降准、降息的预期继续降低。

住户部门短期贷款激增

前三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幅显著。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26万亿元,同比多增2.63万亿元。其中,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2047亿元。

分部门看,2020年前三季度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1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0.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36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20亿元。

受疫情导致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加大,今年信贷扩张速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加快。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分析,9月除了企业部门短期信贷同比少增以外,居民部门贷款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皆同比多增,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同时也反映了信贷政策并没有收紧,信贷扩张仍然处于顶部,尚未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在三季度的扩张速度明显回升。具体来看,三季度住户部门新增贷款7748亿元,同比去年三季度多增2348亿元,比今年上半年7552亿元的数据规模还要多。陶金认为,此数据印证了汽车等限额以上消费领域的销售情况较好,居民消费一部分回暖,同时,房地产销售继续繁荣,催生了居民部门杠杆率提升。

货币供应方面,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2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个和4.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5181亿元。

比较数据来看,M2同比增长10.9%,较上个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从增速看,M1、M2增速均略超预期。

容忍宏观杠杆率上升

除了信贷数据,前三季度新增社融同样超出市场预期。据初步统计,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此外,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6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01万亿元。

“9月份当月新增社融总量延续了8月的高增长,1-9月社融规模已接近全年新增30万亿的目标,较为意外。”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称,分项看,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7万亿元,略高于全年20万亿元目标的时序进度,但考虑到四季度是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波谷,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符合预期;另外增速较高的是政府债券净融资,主因是三季度特别国债、地方债的高速发行。

针对前三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双双超预期的表现,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0月1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贷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长,还没到偏快增长的状况。今年受疫情影响,宏观杠杆率会出现阶段性上升。

“我们当前面临特殊情况,宏观杠杆率提升适应宏观政策,是支持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的一个体现。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二季度中国GDP已经实现了正增长,我们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为未来更好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了条件。”阮健弘补充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从央行表态看,特殊时期一定程度容忍宏观杠杆率上升,但随着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持续恢复增长,央行将适度调整宽松力度,转向结构性精准滴灌,一方面优化杠杆结构;另一方面,避免杠杆过快上升。

降准、降息预期继续降低

总体来看,9月金融数据整体高于预期,体现了金融对疫情防控和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在多位分析人士看来,下阶段,货币政策要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风险防范。

目前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适度宽松,经济整体复苏步伐有所加快,央行已经根据国内经济、市场形势调整政策力度与节奏。周茂华称,考虑全球防疫与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经济复苏不平衡,央行在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并注重防范金融风险。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周茂华认为,央行将更注重结构性政策(不排除定向降准等),精准滴灌,提升政策质效。目前国内经济整体复苏态势良好,信贷货币环境保持适度宽松,国内全面降准与大幅降息可能性低,但考虑四季度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工业制造业复苏不平衡,工业品仍在降价,需求处于复苏阶段,以及中小银行负债压力较大等因素,不排除仍有定向降准可能,挖掘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潜力。

陶金指出,货币政策方面,不用期待总量的扩张,未来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定向和结构性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工具的发力值得期待。同时短端维持流动性平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后续降准和降息的预期继续降低。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

· 新闻发布会看点速览 ·

■ 中长期贷款增速达近年高点

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从3月份开始持续加快,9月末余额增速是14.8%,这是18年以来的最高点。从中长期贷款的实际投向看,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的中长期贷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贷款结构持续优化。

■ 资管产品增配非金融企业股票1.86万亿

阮健弘:资管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在扩大,方式在优化。8月末,资管产品的底层资产配置实体经济的余额为39.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8万亿元,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是44.2%,比重比年初时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投向实体经济的底层资产主要都是标准化的资产,其中非金融企业的股票比年初增加1.86万亿元,企业债较年初增加1.89万亿元。

■ 超储率处于合理区间

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今年以来的银行超储率处于合理区间。应该看到,由于支付清算服务进步、人民银行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金融机构管理能力提高等因素,银行体系所需要的超额准备金水平总体是趋于下降的,而且超额储备金率本身就有季节性波动。

■ 稳步扩大重点房企融资新规适用范围

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房企融资新规就是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建立制度的目的,在于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促进房地产企业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自身的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同时也矫正一些企业盲目扩张的经营行为,增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目前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起步平稳,下一步,央行将会同住建部和其他相关的部门跟踪评估执行结果,完善融资规则,稳步扩大适用范围。

关键词: 短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