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产生销售收入且“烧钱”极快的腾盛博药向资本市场借力。7月13日,腾盛博药股份开始在港交所买卖,开盘价21.4港元,较IPO发行价22.25港元低开3.82%,开盘即破发。随后回升至收盘时每股22.95港元,公司市值约162亿港元。
总体上来看,腾盛博药此前主要靠融资存活。招股书显示,2019年及2020年,腾盛博药年度综合开支总额分别为5.353亿元及11.731亿元,研发费用分别为8378.5万元和8.758亿元。
作为一家中美两地的生物医药公司,腾盛博药主要针对具有重大公共负担的疾病领域,如乙肝(HBV)、艾滋病(HIV)等重大传染病的创新疗法。腾盛博药创始团队阵容“豪华”,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洪志,曾在葛兰素史克(GSK)担任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的高级副总裁和部门负责人,旗下多位高管拥有吉列德科学、GSK等跨国药企工作履历。
不过,与众多生物制药公司一样,腾盛博药目前未产生销售收入。2019年和2020年公司亏损净值分别为5.21亿元和12.835亿元,累计亏损达18亿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研发项目产生费用及与经营相关的行政开支。
腾盛博药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腾盛博药未来需进一步进行研究及开发活动、继续进行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并寻求监管批准、推出管线产品的商业化以及扩大团队规模,预期在至少未来几年腾盛博药会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的状态,预计于可见将来仍将产生亏损净值。
针对公司上市后的计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腾盛博药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根据招股书,此次上市所获得的资金,该公司将用于乙肝、艾滋病等领域相关产品的开发,以及支付部分引进产品的里程碑付款。
招股书显示,腾盛博药的核心产品为BRII-179、BRII-835,核心疗法为BRII-179及BRII-835联合疗法,这项用于乙肝病毒功能性治愈的产品为腾盛博药协议引进自VBIVaccinesInc.和VirBiotechnology,Inc.,该公司拥有这两款产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利。除协议引进产品外,腾盛博药拥有2款针对艾滋病自主研发的药品,2款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开发的产品,以及针对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的产品各一款。
乙肝领域是腾盛博药的研发重点方向。根据招股书,腾盛博药所得款项净额的55%将划拨至HBV功能性治愈项目。
目前,腾盛博药用于治疗乙肝的BRII-179、BRII-835两款核心产品,以及上述2款药物的联合疗法均处于临床Ⅱ期阶段。今年4月,腾盛博药宣布其BRII-835(VIR-2218)与BRII-179(VBI-2601)联合疗法的Ⅱ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位患者首剂给药。
据腾盛博药在招股书中解释,与传统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乙肝疾病相比,BRII-179为一款HBV特异性B细胞及T细胞治疗性免疫蛋白,BRII-835则是一种靶向HBV的siRNA(小干扰RNA分子)。2款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实现HBV功能性治愈,即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消失,在有限的疗程后持续至少6个月。
不过,目前市场尚未有可以完全治愈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药物。对腾盛博药而言,如果一旦研发成功,药物可以完全治愈该传染病,长期看又会出现市场萎缩的困境。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腾盛博药在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重大公共负担的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创新所构筑的护城河等可以赋予其竞争力。不过,上市为其带来了资金支持,腾盛博药还面临研发目标可否达成、成功投入临床应用的重大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推广等挑战。
(记者姚倩实习生胡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