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忙着采摘彩椒,一派繁忙景象。王方超摄

作者 杨杰英 王方超

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彩椒高标准种植园区的大棚里,一株株彩椒苗整齐排列,个头硕大、色泽亮丽的彩椒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工人们忙着采摘,一派繁忙景象。

下洲村位于宗艾镇中部,交通便利,全村常住人口2100人,耕地面积9300亩,一直以玉米、高粱等传统种植业为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优化种植结构,让村民持续增收,成为萦绕在下洲村“两委”干部心头的问题。为此,下洲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发展设施农业和县委农业倍增工程战略部署,紧抓产业振兴这一关键点,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主动帮助村民寻找致富新路径。

成熟的彩椒堆成了小山,工人们正在认真筛选,按品质分拣、装箱。王方超 摄

经过深入调研,村“两委”决定和山东寿光大地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山东寿光五色彩椒种植技术,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实施彩椒种植项目。一期总投资700万元,建设占地300余亩的高标准日光拱棚211个,农作物种植以五色彩椒、水果西红柿、水果西瓜、网红贝贝南瓜为主。

“寿阳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彩椒生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保湿度高使下洲村的彩椒实现高产,每年亩产可达15000千斤以上。”山东寿光大地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敏介绍,园区的彩椒选用的是国际上最成熟的品种,种植出来的彩椒品相非常好,深受国内外客户的欢迎,销售不成问题。

今年35岁的彩椒种植户王俊威告诉记者,“我今年种了十几亩五色彩椒大棚,总体来说一亩能收入3万多元,十几亩就是30多万元。”下一步,王俊威打算扩建彩椒大棚。

为确保村民通过彩椒种植增收致富,下洲村村干部带头种植,共有8名党员、10名群众参与进来,前期投入60万元,建设了27个日光拱棚。目前,下洲村彩椒种植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企业技术指导、合作社流转土地和农户参与种植的“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一期投资建设的211座日光拱棚焕发出勃勃生机,有效带动了全村产业转型及规模化产业发展,直接解决了160余村民的就业问题,年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双增收”。

下洲村党委纪检书记、第一支部书记闫桂文说:“我们通过引进彩椒种植项目,现在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解决,农民也拓宽了销售渠道,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我们下洲村农业种植产业一定能够得到迅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更加壮大,全村的发展更加全面,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有奔头,切实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寿阳县宗艾镇下洲村彩椒高标准种植园区的大棚。王方超 摄

在下洲村彩椒种植园区里,不仅给农户建大棚、教授种植技术,还能把种出来的彩椒卖出好价钱,改变了以往单家独户“好种不好卖、好卖价格低”的现象。

园区空地上,成熟的彩椒堆成了小山,工人们正在认真筛选,按品质分拣、装箱,再由货车运往山东寿光进行出口销售。

村民张艾英告诉记者:“我家种着七八亩地,空闲时间还可以来这儿打工,连加班费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一个月下来有三千多块钱。”

在此基础上,下洲村积极打造集“生产、供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完善与农户联系更紧密、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管家”。

据了解,下洲村将进一步扩大彩椒种植规模,根据实际需求增设日光拱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广泛吸纳有意愿的农户积极参与种植,共同推动彩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村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彩椒种植产业只是下洲村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一个缩影。下洲村按照“围绕主导产业,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将3000亩农户承包地通过村集体“红旗农机合作社”进行统一流转,采用集体机动地兑换农户承包地方式形成连片规模种植,实现村集体增收12万元。

同时,以党支部、党员大户“领办”模式,建设设施水果、蔬菜大棚20个,发展玉露香梨540亩、梅杏260亩。另外,村“两委”还将9300亩耕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学习借鉴安吉余村经验,采取“村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对接山西神农集团、沁州黄公司等市场主体,规模化种植有机旱作小杂粮。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下洲正沿着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开启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如今,放眼下洲古村,一条条水泥村道贯穿其间,一座座极具特色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正在下洲这片沃土上尽显生机和魅力。(完)

关键词: 钱袋子 山西 寿阳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