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周刊10月30日文章,原题:驻外经济学——联合国工作人员正如何重塑非洲城市 在发展中世界的任何联合国大型办事处的周围,都存在一种“特殊经济”。各种国际机构在那里扎堆,外籍人员搬进安全且宜人的社区。当地供应商相互竞争采购合同,向所有这些组织出售生鲜农产品、文具纸张和其他必需品。非技术劳动力获得清洁工、园艺工和保安等工作岗位。凭借为驻外人员和高收入的当地雇员提供服务,咖啡馆和干洗店等商家生意兴隆。
联合国机构周边的经济活动如此活跃,原因很简单:联合国雇员不差钱。今年联合国秘书处的预算达到32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发薪。遍布全球的“专业人员”,从初级政策分析专家到副秘书长级别的领导人,每年领取的薪酬从4.6万至20.5万美元不等。这足够在任何非洲国家的首都过上舒适生活。
大量高收入工作人员的涌入有助于提振城市经济。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美国各城市曾竞相成为其总部所在地。纽约市市长办公室计算后认为,联合国总部每年为纽约市增加近37亿美元产值。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是纽约市排名第22位的雇主,雇员多达10900人。对那些尚未遍布华尔街银行家、时尚名流和其他大金主的地方来说,成为联合国机构的所在地会带来很大好处。吉吉里是联合国非洲总部所在地内罗毕的一片居住区,相关经济影响在那里显而易见。这片区域充斥着大多数肯尼亚人消费不起的高档餐厅、咖啡馆和酒店。一家洗车服务中心的老板表示,约70%的生意都来自联合国工作人员。
内罗毕的商业区。
然而,要成为联合国主要机构的驻地需要付出代价。纽约市在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安保及其子女就读公立学校等事项上花费约5400万美元,并且因联合国建筑及外交官员享有豁免权而放弃近1亿美元的税收。
联合国机构也会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其他不利影响,比如驻地城市变得依赖联合国的支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封控期间,吉吉里地区的商家陷入困境,因为当地的联合国办事处已空无一人。在达喀尔,多个联合国办事处计划从该市的海滨区迁往一座新城。这让包括高档咖啡馆、洗车店和美国食品店在内的众多商家感到担忧。
联合国机构的大量存在还会扭曲当地就业市场。例如在内罗毕,一名(为联合国机构工作的)司机每年能挣到相当于9000至1.4万美元的收入,而从事更有技术含量的助理工作能挣到3.2万至5万美元。在这个人均GDP仅1800美元的国家,这是非常可观的收入。
虽然这种不平等有可能引发不满,但许多当地人持务实态度。在达喀尔,一家餐厅提供单价88美元的牛排和45美元的海鲜拼盘。厨师瓦斯尼尔看到反贫困和环保顾问乘坐汽车而来,走后留下堆得高高的自助餐盘子,有的盘子甚至没被动过。“太浪费了。”他说,“但这正是让经济运转的动力。”(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