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南京,一年吃过的面条能绕地球几十圈”。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外地特色面条餐饮品牌进入南京市场,一些在综合体登堂入室的高端面条身价也蹭蹭上扬。不少面“粉”族,甚至把面条吃成了朋友圈的“排面”。南京有不少特色面馆,随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一起去打卡见见“面”吧。

上百元的“土豪面”都有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南京江浦有一家古都张姐面馆,面馆里最便宜的面条差不多50元一碗,土豪面100元一碗(起步价),招牌精品鱼汤面更是158元钱一碗(预估价),这让无数想吃鱼汤面的客人望而却步。来这里吃过的网友shanshuimiao这样评价:朋友圈里晒的土豪面,也来尝尝,点了一份135元的土豪面,面里倒是真材实料,鲍鱼、猪肚、鱼片、虾,还有木耳、杏鲍菇应有尽有,吃面前喝口汤,确实很鲜美,但面条有点粘稠的感觉,因为贵,不得不把汤也喝完,结果口渴半天。也有食客晒出这样一张店里悬挂的价目表,上写“精品鱼汤面羊肉面100元(白切生态羊肉、内蒙小肥羊、深海鲜虾、养生鱼片、手工鱼丸、菌菇)。

从食客反馈的评价看,这家面馆开业之初,生意还是不错的,即使面贵,但还是有很多人冲着鱼汤面的招牌去了,后来有不少食客觉得性价比不高,于是店里的生意也没那么火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多数网友推荐的是这家店的基本款鱼汤菌菇鱼片面,也要49元。据说面条可免费续加,但要添鱼汤则不免费。

河西江东中路上还有一家永隆面馆人均消费320元,其中单人泰豪气波龙面388元一碗,单人“感蟹鱼见你”368元一碗,有网友评价:“波龙品质不错,汤汁浓香,配菜清爽,不过一个人若要全部吃完,真心要挑战一下胃容量。”

在综合体吃“精品面”吃个啥?

黄金周期间,南京又开了一家商业综合体。如果去德基广场、金鹰世界、华采天地、吾悦广场、龙湖天街、万象天地这些综合体,会发现综合体内的松鹤楼面馆、金玡居、和府捞面、炖小白鱼汤面等面馆的面价也看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探访时发现,这些面馆一般都设在商业综合体内靠近电梯或扶梯的位置,自带客流量,便于家庭聚会或闺蜜约会时寻找。

一位逛综合体的年轻女性告诉记者,双休日和朋友约在综合体见面吃饭,一到饭点,几乎家家餐饮店门口都排队喊号,必须得选便于寻找的地方,手机定位方便。因此,电梯附近的“网红面馆”往往是不错的选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面馆经营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不少人吃面也图个口彩,就是“常来常往”,选址靠近自动扶梯或电梯也有这样的考虑。

经常带着家人去综合体吃和府捞面的方先生说,吃热腾腾的面容易出汗,但在综合体里吃面,空调充足,就餐环境更舒适,面店周边走两步就能找到一家网红奶茶饮品店,可以在等面条等时候抽空用手机点一杯奶茶,经常手机点单到号了,面条也上桌了,无缝对接,完美配搭。当然,一家三口连面加奶茶,一餐超过两百是肯定的。

接地气的南京“网红面”是啥面?

市面上这个面那个面,若要找一种面代表南京,那一定是大碗皮肚面,吃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量足、味鲜、汤浓,四个字“实实在在”。如果你去城西的南湖附近找一找、尝一尝,不难发现,项记面馆的皮肚面加一份油渣特别赞,杨记面馆生意一直都很好。如果再来到城东的蓝旗街,你会发现这里简直是“面条一条街”:常熟炒浇面馆、张府园大碗皮肚面、遇椿、镇江锅盖面、小马牛肉面,让你恨不得每天换着吃一碗。

家住蓝旗街的市民张先生对面条情有独钟,他说南京的特色面条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老卤面,以大肉面、大排面、拆烧面、肥肠面为代表,第二种是小煮面,以皮肚面为代表。

张先生说:“皮肚面里的皮肚是肉身,辣油是灵魂。”他说,正宗的皮肚面,猪皮要选猪后腿皮,此处皮实,决定了皮肚的爽脆。而肥肠面是去了油圈的肥肠没有一点腥味,干净爽口,加一些青葱点缀提鲜,这样一碗面捧在手里,一口气不带歇地吸溜完一碗面,你会感叹:“有面如此,夫复何求!”

50元以下“亲民面”更“长红”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精品面”“土豪面”在南京存在,主要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生产、销售高端面也是餐饮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是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的商业选择,企业走高端路线,无非是想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地特色面条餐饮品牌进入南京市场。比如苏州松鹤楼,主打苏式浇头面,以虾仁面、焖肉面、爆鱼面为特色。再比如淮安的长鱼面,南京人的接受度也较高。还有兰州牛肉拉面,今年以来许多连锁品牌涌入南京,甚至在综合体登堂入室,碗大、汤鲜、肉嫩,改变了以前牛肉拉面街边小店的廉价印象。比如开在商业综合体的和府捞面,最大的特色是其文化属性,是一家飘着书香味的面馆,满足多元化口味。

“市场上面条的选择很多,但是我认为,崇尚国潮风江苏特色的面条未来更有前景。”于学荣认为,既要鼓励传统餐饮提质升级、高端大气,也要倡议“餐饮接地气”,走亲民化路线,人均消费五十元以下的面条更能长久赢得市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徐兢

校对 徐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