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央企正在上演一股新能源业务独立上市的新风潮。据澎湃新闻观察,由于具有公共事业属性,传统电力行业整体估值长期偏低。央企分拆新能源的目的,是为了大幅提升估值及融资能力,借力资本市场撬动更多资源来实现可再生能源业务的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资料图】

华润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电力,0836.HK)近日连发多条公告,披露其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润新能源)的分拆上市事宜。待股东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华润新能源将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发行A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7月7日,华润电力将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审议上述分拆上市决议案。

华润新能源IPO募资所得款项净额中,约70%将用于未来三至五年在中国建设超过30个风电场及光伏电站项目,另外约30%用于一般运营资金用途。截至去年底,华润新能源及其附属公司拥有超过150座风电场、运营权益装机超过15000兆瓦,以及超过30座光伏电站,运营权益装机超过1100兆瓦,未经审计合并净资产约为754.33亿港元。

华润电力早前在3月首次披露正筹划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该公司对此举解释称,公司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4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分拆华润新能源直接进入境内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并以高于华润电力整体估值的估值倍数释放华润新能源风光发电业务的隐含价值,将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业务提供充足资金。

分拆后,华润电力仍将保留火电、综合能源、水电业务和煤炭开采业务,并继续持有上市后的华润新能源不少于70%的权益,后者继续纳入合并报表。

华润电力是发电集团“四小豪门”之一。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早在2020年,其可再生能源业务的盈利已首超火电。尤其在近年全行业煤价高位、火电承压的情况下,新能源成为其利润的核心支撑。

2022年,华润电力净利润70.42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49.04亿港元或229.4%。分板块看,对比更为鲜明:可再生能源业务核心利润贡献86.45亿港元,火电业务核心利润亏损25.82亿港元。未来几年,其可再生能源业务的装机占比将快速增长,到2025年底计划超过50%。

就在华润电力发布上述公告之前,新能源巨无霸——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电新能”)沪主板IPO上会获得通过。这是五大发电央企之一的华电集团“打造千亿市值新能源航母”的关键一步。

华电新能拟通过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资300亿元,其中210亿元拟投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约9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若华电新能上市后达成拟募资金额,将刷新三峡能源在2021年创造的227亿元A股新能源行业最大规模IPO纪录。

华电新能是华电集团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其前身是华电福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电福新)。

华电福新2012年在港股上市,但其股价长期徘徊在2港元/股左右,市盈率难超10倍。估值过低、融资受限之下,该公司于2020年私有化退市。但这只是开始,华电集团由此加速新能源资产重组,后将华电福新更名为华电新能,向A股发起冲刺。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经过多年的并购、自建,五大发电集团拥有40%左右的市场份额。截至去年末,华电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3490.84 万千瓦,其中风电2209.1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281.74万千瓦,两者的发电装机及发电量规模均位于行业前列。2020年-2022年,该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0.79亿元、72.51亿元、84.58亿元。

除了“五大四小”,新能源业务分拆上市也成为电力工程类央企的选择。

6月2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建,601669.SH)发布《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源)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前期筹备工作。电建新能源的经营范围包括水电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再生能源开发等。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电建的整体战略方向明显向新能源领域倾斜。2022年1-6月,中国电建将持有的包括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公司的股权全部剥离至电建集团。至此,房地产开发业务不再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其不再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截至2022年底,中国电建的控股并网装机容量2038.34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764.44万千瓦,同比增长21.64%;水电装机685.54万千瓦,同比增长5.75%;火电装机316万千瓦,与上年基本持平;太阳能发电装机272.36万千瓦,同比增长87.63%。清洁能源占比达到84.5%。

以去年为例,电建新能源以不到1.5%的营收占比,为母公司贡献了约13%的净利润。与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9.86%的毛利润相比,去年中国电建新能源投资与运营的毛利润高达55.70%。

9日,电建新能源增资引战签约仪式在北交所举行,共引入南网双碳基金、工银投资、太平人寿、中银资产、中国中车等10家战略投资人,募集资金76.25亿元。

6月5日,中国电建在投资者调研会议上称,分拆上市的目的是打造中国电建新能源业务旗舰上市平台公司。本次分拆是中国电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为电建新能源落地实现“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容量战略目标提供有力、高效资金支持的重要举措。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拟在A股独立上市能够提高电建新能源知名度,促进更好更快发展,并优化母子公司资本结构。

“若仅依靠自身开展大规模权益融资,一方面受限于所属电力工程建设板块的低估值中枢,通过中国电建发行股份的方式撬动如此大规模资金的难度较大、融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即便利用中国电建平台实施股本融资,该等大规模融资亦将对中国电建现有股东享有的权益大幅度摊薄。”中国电建称。

新能源分拆上市的效果,可以三峡能源(600905.SH)作为参考。

2021年6月,三峡集团旗下新能源开发旗舰平台三峡能源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65元/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元,一举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截至6月21日收盘,三峡能源股价5.28元,总市值超过1511亿元。在资本市场助推下,其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发电量加速扩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