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不佳时,基金公司自购产品的这种做法,银行理财公司近期也开始效仿,且手笔更大。从今年3月下旬光大理财打响理财公司“自购第一枪”以来,两周内,已有4家理财公司宣布自掏腰包购买旗下产品,预计总额约18.5亿元。

最近一家公布的是招银理财。该公司4月2日称,公司将投入自有资金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其旗下理财产品。截至3月25日,该公司高级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自持公司理财产品合计金额已超过其去年薪酬总额。

综合多家理财公司公告及业内人士分析,理财公司自购产品的背景是近期股债双杀,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净值回撤,自购产品的目的是增强投资者信心,也为了产品最终收益。

两周内已有4家理财公司宣布自掏腰包购买产品

4月2日,招银理财在官方公众号发了一条漫画长图,内容显示“坚信国家经济长期向好,我们将投入自有资金约5亿元,用于认购/申购我司旗下理财产品。以上自持理财产品覆盖日开滚动、丰和、青葵、金鼎、FOF及权益类等各大系列产品,其中R3及以上产品占比超过70%。”

长图还显示,截至今年3月25日,招银理财高级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自持公司理财产品合计金额已超过其去年薪酬总额。

此前在3月23日至3月26日,光大理财、南银理财、中邮理财相继发布公告称,分别运用约2亿元、5亿元、6.5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公司旗下理财产品。至此,4家公司自购总额将达约18.5亿元。

与基金自购相比,银行理财公司们手笔更大。对比近期基金公司公告,如3月16日睿远基金宣布将使用自有资金再次申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5亿元;3月17日,易方达基金宣布近日运用固有资金2亿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及FOF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天弘基金也宣布分别以5000万元、1亿元固有资金申购旗下公募产品。

自购目的是提振市场信心,同时通过降低产品费率等方式安抚投资者

对于近期大面积净值回撤,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表示,主因是近期股市债市大幅调整。公开信息显示,在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影响下,2月下旬以来,A股持续下跌,一度失守3100点,在3月16日金融委释放积极信号后有所反弹,不过整个3月沪指跌幅仍达6.07%,创业板指下跌7.7%。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4月2日从银保监会指定的理财产品信息查询网站“中国理财网”搜索获悉,目前登记主体为理财子公司的存续理财产品有约8400只,披露了净值的产品中仍有约1200只净值低于1,占比14.3%。破净产品中,风险等级以三级(中等)以上居多,投资类型多为混合类,包括了债券或股票等资产。

对于自购,多家理财公司提到是为了“提振信心”。如中邮理财在公告中称,自掏腰包是因为“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在2021年度业绩会上回应自购的决定称,一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二是对光大理财投研能力的信心,三是传递信心,希望投资者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后,能够容忍短期的波动,从而获得更长期的投资回报。

崔盛悦表示,当前市场已企稳回升,理财产品净值情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续其他理财子公司不排除继续跟进的可能。

除自购外,银行理财公司近期还通过调整产品结构、降低产品费率、加大投资者教育等途径来安抚投资者。例如信银理财2月下旬公告称,决定对信银理财全盈象固收稳健年开8号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给予阶段性优惠;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王良在业绩会上表示,招银理财正在研究措施,结合银行客户低风险的配置,加大债券等固收类产品投入;对权益类产品的配置,加大投研能力,延长理财产品封闭期等。

多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破万亿,最赚钱的还是招银理财

从近期银行陆续披露的2021年财报看,目前理财公司已普遍接过了银行母体运营理财产品的重任。

例如截至2021年末,工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59万亿元,工银理财余额为2.0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517.31亿元,占全行理财规模比为77.99%;农行2.07万亿理财余额中,农银理财有1.82万元,占比87.9%;光大银行并表口径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1.07万亿元,和光大理财管理资产的总规模相同。

还有其他多家理财公司去年末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超过万亿元。如招银理财管理产品余额2.78万亿元、建信理财产品规模2.19万亿元、中银理财受托管理规模突破1.71万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目前有可比数据的14家理财公司中,最赚钱的仍是招银理财。2021年,招银理财净利润达32.03亿元;去年净利润超过20万亿的还有兴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宣布自购的理财公司中,光大理财去年实现净利润15.86亿元,中邮理财去年实现净利润12.25亿元,南银理财母体南京银行尚未披露2021年财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