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间,深圳市公安局经侦局公众号通报了一起私募“暴雷”近30亿的案子,引发市场关注。

这家公司名为深圳前海汇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前海汇能”)。据统计,自2013年9月成立并开展私募业务以来,该公司累计发布股权、债权类基金产品74只,截至案发仍有34只基金产品无法兑付,总待偿本金29.8亿元人民币,涉及投资人706人。

在调查中发现,这家公司违反多项法律规定,在大部分私募基金产品未在中基协备案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宣传、承诺保本付息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募集资金,通过资金错配、先投后募等方式形成资金池,从事股权投资和开展民间放贷业务,“爆雷”前一年募集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借新还旧”。

从过往来看,涉嫌非法非法集资的“伪私募”和“跑路”私募,对投资者和行业发展通常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就前海汇能而言,这家公司曾数次被监管通报。今年6月10日,深圳证监局公布了辖区内一批重大违法违规私募的“黑名单”,共有131家私募,其中就包括前海汇能在内的13家涉嫌犯罪私募。

更早以前的2019年12月份,深圳证监局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前海汇能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徐山、康媛媛、王谱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30亿待偿资金背后的“收割”手段

根据通报,深圳市公安局经侦局于2019年10月组成专案组,抓获了前海汇能以徐山、康媛媛为首的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截至案发仍有34只基金产品无法兑付,总待偿本金29.8亿元人民币,涉及投资人706人。

这家公司何以募集到数量如此庞大的资金?经专案组查证,前海汇能在“收割”高净值人群方面主要有三大手段。

首先便是违规宣传。该公司曾多次在金融博览会、财富沙龙、年会上宣传其良好的经营状况,吸引投资人购买其私募基金产品。

同时,前海汇能还放任业务员通过拨打陌生人员电话、向陌生人发送电子邮件、添加陌生人微信、在微信群里发布私募基金产品信息等方式推销其公司的私募基金产品。

其次是向投资人承诺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保本保息。据调查,该公司多个固收类私募基金产品,均在《财务通知书》上标明投资人投资期限、每月的投资利息、归还本金的时间,在《预约受让协议书》中前海汇能承诺如果项目方到期不能支付本息,该公司会支付投资人本息。

此外,前海汇能大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存在虚构项目方及超募。

事实上,该公司发布的部分私募基金产品并没有明确的项目方和资金托管方,募集的资金全部转入公司实控人徐山、康媛媛控制的公司或者参股的公司银行账户,再由财务人员根据他们的指令将资金转移和隐匿,如出借给上市公司(无抵押借款)及放贷,购买物业、购买奢侈品、为亲戚支付房贷、投资股权等。

此前多次被监管通报

15万亿的私募业,对违法违规私募的整治已经成为监管层的重要工作。就前海汇能而言,这家公司曾数次被监管通报。

今年6月10日,深圳证监局公布了辖区内一批重大违法违规私募的“黑名单”,共有131家私募,其中就包括前海汇能在内的13家涉嫌犯罪私募。

这也是深圳证监局首次公布重大违法违规私募的名单。深圳证监局表示,为了监督督促各管理人依法合规经营,此后将陆续公布“黑名单”。

更早以前的2019年12月份,深圳证监局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前海汇能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徐山、康媛媛、王谱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这份通报显示,徐山为前海汇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康媛媛为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王谱则为合规风控负责人。经查,这家公司不仅向投资者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还有24只私募基金产品未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同时旗下部分产品还存在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行为,分别向投资者杨某募集资金50万元,向投资者熊某募集资金50万元。

这家公司也深谙挪用基金财产的套路,在旗下两只四私募基金合计募集3.8亿元后,该公司将上述资金全部转移至关联公司银行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圳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后,康媛媛、王谱还提出了书面申辩。康媛媛申辩称自己未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其持有的前海汇能部分股权实际为徐山所有,因此不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王谱在申辩意见中称,其并非前海汇能合规风控负责人,不掌握公司资金及投资情况,并于2018年年初向公司提出辞职,不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经复核,深圳证监局认为,在本案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期间,康媛媛还在前海汇能任职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王谱曾在前海汇能任职合规风控负责人,二人申辩与事实全部不符,不构成法定免责事由,对其申辩意见,依法不予采纳。

三大恶果难避免 监管与自查同步

每年各大证监局对会对私募基金进行专项检查和现场检查,对违规私募进行公示和处罚,但是私募违法仍然屡禁不止。

深圳市公安局经侦局提醒,该类案件一旦发生,便难以追赃挽损难,其导致的三大恶果为:一是案发时,公司资金链已经断裂,大部分涉案资金被支付运营成本,被犯罪嫌疑人以各种形式挥霍、转移、隐匿,给付利息、分红、提成、奖金等,查扣的涉案资金所剩无几;二是犯罪嫌疑人持有的物业、轿车等资产变现难,加上案件办结时间长,部分资产贬值快;三是短时间内无法查明所有涉案资金的流向,相关资金、资产的查扣冻结无法开展。

在证监会此前发布的私募各大典型案例中,就包括宣称自己为持牌金融机构、涉嫌公开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不进行合格投资者认定、提供虚假托管账户、宣称集团实力雄厚、非法集资等,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涉嫌非法集资的“伪私募”、以及“跑路”私募,对投资人和行业生态的不良影响不言而喻。此前,证监会也提示了如何区别私募基金和伪私募,主要有三大要点:

一是私募基金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

二是私募基金是不得向投资者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以私募基金名义兜售“明股实债”“明基实贷”等性质的产品;

三是私募基金不得侵占、挪用基金财产或者以其他方式损害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不得以私募基金为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等。

深圳证监局也提醒投资者,私募基金只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不得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私募基金不得通过公开方式进行宣传推介,请对通过短信、微信、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宣传推介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除了来自监管方面的监督调查,私募的自查自纠也在同步进行着。9月3日,深圳证监局发布了2020年第二期深圳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已有545家私募机构在深圳私募平台完整填报了自查自纠情况。结合近期各机构自查自纠整体情况,深圳证监局表示,将进一步落实“好人举手”原则,督促有关机构更新资料或及时填报,并做好相应的监管服务工作,并支持合规机构做优做强,督促问题机构整改规范,加快违法行为市场出清,为行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圳,记者 沈述红)

关键词: 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