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李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10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4.1%,连续几个月呈现正增长。服务消费方面,比如住宿餐饮业,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行业近几个月也呈现恢复态势。9月份餐饮收入下降2.9%,降幅连续几个月都是收窄的,已经慢慢接近正常水平。

关于就业方面,统计局表示,高校毕业生9月份就业状况压力是减轻的,就业形势是趋好的。今年前期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企业停工,招聘活动也暂停,所以带来毕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到了9月份,毕业季已经逐渐过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明显好转。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了2.4个百分点。关于农民工的就业,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是1.79亿人,和二季度末相比增加了200万人,说明外出务工劳动力是在增加的。从我们监测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外来务工人群的调查失业率也是逐月下降的。所以总体上来讲,农民工就业也是趋于好转的。

以下为发布会实录:(来源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进行经济数据例行发布。非常高兴今天请来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女士,请她为大家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刘爱华女士作介绍。

刘爱华:

谢谢主持人,大家早上好。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然后回答大家的提问。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67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97亿元,增长0.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其中,三季度增长3.9%。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010万吨,比上年增加224万吨。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秋粮生产有望再获丰收。粮食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优质稻谷与大豆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牛奶产量同比增长8.1%,禽蛋产量增长5.1%;猪牛羊禽肉产量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禽肉产量增长6.5%,牛肉、羊肉、猪肉产量分别下降1.7%、1.8%、10.8%,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7、0.7、8.3个百分点。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三季度末,生猪存栏37039万头,同比增长20.7%;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822万头,增长28.0%。

二、工业生产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上半年为下降1.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增长;环比增长1.18%。前三季度,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3%;私营企业增长2.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8%,上半年分别为下降1.4%、0.9%。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4.7%。从产品产量看,前三季度,载货汽车,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4%、20.2%、18.2%、14.7%。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167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5%,比8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

三、服务业稳步复苏,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前三季度,服务业实现稳步复苏。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增速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7.0%,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4、0.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5.4%,比8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1-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降幅比1-7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4%。9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比8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电信互联网软件、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60%以上。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2%,比8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

四、市场销售明显改善,网上零售持续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9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8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增长。前三季度,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6843亿元,下降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481亿元,下降6.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226亿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亿元,下降5.1%。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6.8%、4.5%。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持续回升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2.7%;制造业投资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7073万平方米,下降1.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5647亿元,增长3.7%,上半年为下降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上半年为下降1.0%。民间投资243998亿元,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8.7%。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2%、9.3%;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4%、16.9%、16.8%。社会领域投资增长9.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0.3%、12.7%,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5.1、1.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3.37%。

六、货物进出口由降转升,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231151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7.5%,二季度为下降0.2%。出口127103亿元,增长1.8%;进口104048亿元,下降0.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3054亿元。9月份,进出口总额30663亿元,同比增长10.0%;出口16620亿元,增长8.7%;进口14043亿元,增长11.6%。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2%,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上半年为下降2.3%。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1%,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4.1%。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环比上涨0.2%。分类别看,前三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0.9%,衣着下降0.2%,居住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下降3.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4%,医疗保健上涨1.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上涨1.2%,鲜菜上涨6.1%;猪肉价格上涨82.4%,比上半年回落21.9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9%。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0%;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1%,环比上涨0.1%。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6%;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3%,环比上涨0.4%。

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8%,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6个百分点,与8月份持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52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84万人,同比下降2.1%。

九、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由负转正,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上半年为下降1.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名义增长2.8%,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512元,同比名义增长3.2%。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统筹防疫和发展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多;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小,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持续复苏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着力畅通经济循环,筑牢民生保障基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寿小丽:

谢谢爱华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转正,您如何评价经济运行表现?三季度增速稳定回升,特别是9月份主要指标明显改善,您又如何看待?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前三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地推动了生产生活恢复。总体上,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降转升,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的特点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第一,主要指标的增速由负转正。从累计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上半年是下降1.6%,可以说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全面回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4%,全部为正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0.7%,全国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0.6%,这些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均实现了由负转正。从当季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9%,比二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3%,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还有两项指标由负转正,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季增长0.9%,二季度是下降3.9%;货物进出口总额当季增长7.5%,二季度为下降0.2%。从当月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连续6个月保持了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4%,连续5个月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连续2个月正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0%,连续4个月正增长。从这些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第二,就业民生保障有力。今年年初,面对空前加大的就业压力,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改善。首先看就业,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调查失业率呈现了稳中有落的态势,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从年初6.2%的高位持续回落。从居民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0.6%,这个增速和前三季度经济增长0.7%,基本同步。从物价看,物价涨势比较温和。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7%。今年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尤其比较大,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同比名义增长8.7%,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1.1%,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远高于整体的居民收入增速。

第三,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在疫情冲击下,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快,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成长,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7%,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加快2.8个百分点,幅度比较大。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5G建设、轨道交通这些新基建、新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9月份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智能手表产量增长超过7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过50%。总体来讲,这些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总体上看,今年前三季度整体经济确实呈现出了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但是在充分看到好转趋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境外的疫情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客观存在,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地区、行业、企业的恢复还不均衡,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所以,下一步我们还是要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筑牢民生保障基础,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奋力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对我国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您认为四季度我国的经济还会加快恢复吗?如何展望咱们全年的经济走势?在您看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主要面临着哪些困难?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因为前三季度整个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尤其三季度增长4.9%,大家更加关注下阶段走势会不会延续下去。从各种因素,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是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

首先看需求,今年前三季度逐步回暖,从投资看,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从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而且是两位数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增长了4.8%,与上半年持平。投资将继续延续目前由负转正、进一步回升态势。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从增长面来讲,目前统计的18类商品类别中有14类都转正,而且有6类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从服务端来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和中秋黄金周,根据有关部门的监测,全国零售和餐饮的重点监测企业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了4.9%。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电影院的烟火气。按可比口径计算,游客人数恢复到了去年的八成左右,收入恢复到了七成左右,恢复的态势都是非常好的,说明现在在疫情有效防控的背景下,居民不管是对实物消费还是服务消费的需求都在恢复过程中。

第二,产业循环持续改善。今年我们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堵点上加大了力度,保障重点行业和产品的生产,总体来看,产业内部的循环是在逐步改善的。首先,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6.7%,比二季度回升了2.3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回升了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回升了1.7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回升了0.5个百分点。下游产业的恢复滞后于上游产业的状况在最近几个月也有所改善。9月份,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由上个月下降0.8%转为增长3.2%,在连续几个月下降之后首次出现了增长。服务业多数行业都实现了正增长,9月份,构成服务业生产指数的8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的生产指数已经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在两位数以上。

第三,市场主体信心逐渐增强。今年前三季度,通过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首先是减税降费取得积极成效,1-8月份新增减税降费1.88万亿元,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47元。企业利润也在持续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9.1%,连续4个月正增长。8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5.5%,也是两位数的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利润增长了34.7%。从企业预期来看,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1.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是55.9%,分别比上个月上升了0.5、0.7个百分点,这两个指数都是连续7个月位于临界点之上。

这三个方面对于下一阶段进一步更好地发挥超大市场的韧性,激发超大市场的需求潜力是非常有利的。总体上来讲,我们对全年的经济发展是充满信心的。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

我们在发布的数据中看到,9月份零售业数据是下降了7.2%,同时也看到实际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了0.3%。很明显,因为收入没有增长,零售的销售额也不大可能迅速恢复。在这方面,政府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居民收入的增长,以更好地实现现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因为我们理解双循环主要的因素就是要加大内需。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纠正您的一个数据,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是增长0.6%,下降0.3%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实如您所说,从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下降7.2%。累计增速在下降,主要是因为前期疫情冲击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带来的。近几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呈现了回升的态势,刚才也说到,9月份增长3.3%,连续2个月实现了正增长。从趋势上来看,目前的零售可以说已经走出了疫情带来的深度冲击,正在处于恢复过程中。从实际表现来看,线上消费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线下消费也处于加快恢复的态势。刚才说到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从我们的监测来看线下消费也是在恢复的过程中。比如,一些传统的商超在前三季度销售额增长2.9%,说明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更多人愿意走出室内,到实体商店进行消费,所以线下消费有一定的恢复。

第二个变化是实物消费在保持比较快增长的同时,服务消费也在加快恢复。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4.1%,连续几个月呈现正增长。服务消费方面,比如住宿餐饮业,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行业近几个月也呈现恢复态势。9月份餐饮收入下降2.9%,降幅连续几个月都是收窄的,已经慢慢接近正常水平。

第三个特点是在基本生活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费升级类产品的增长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前三季度,居家生活带来了吃类商品的增长,包括食品、烟酒这些支出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同时,增长更快的是消费升级类的产品,包括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汽车,这些品类的增长在9月份都恢复到了两位数以上。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整体内需恢复的势头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消费需求。从GDP看,最终消费支出在二季度对GDP拉动的点数是下拉2.3个百分点,到了第三季度是正拉动1.7个百分点,我想这也显示出最终消费支出确实已经从前面两个季度下拉的态势中恢复过来,在一季度下拉4.4个百分点,在二季度缩小到2.3个百分点,到了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整个GDP的拉动点数是由负转正,在当季增长4.9个百分点中占到了1.7个百分点,所以整体上来讲,内需的贡献是在持续恢复,持续上升,这对于我们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非常有利的。中国超大市场规模的潜力释放,不光是扩大内需的基本战略基点的体现,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好处。谢谢。

CNBC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就业。请问今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如何?今年有很多农民工没有回到城市,他们在老家或者其他地方的就业情况怎么样?第二,关于消费。我们看到今年电商方面有非常大的增速,前途有多大?因为占比好像比较平稳一点。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从我们监测的数据来看,高校毕业生9月份就业状况压力是减轻的,就业形势是趋好的。今年前期在疫情冲击下,很多企业停工,招聘活动也暂停,所以带来毕业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到了9月份,毕业季已经逐渐过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明显好转。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比上个月下降了2.4个百分点。关于农民工的就业,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劳动力是1.79亿人,和二季度末相比增加了200万人,说明外出务工劳动力是在增加的。从我们监测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外来务工人群的调查失业率也是逐月下降的。所以总体上来讲,农民工就业也是趋于好转的。

我们还要看到,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就您刚才关注的重点群体来讲,高校毕业生,9月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尽管比上个月下降了2.4个点,但比去年同期还是上升了4个百分点,说明今年的就业压力对高校毕业生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外出务工劳动力虽然三季度末比二季度末有所增长,但是和去年同比是减少380多万人,下降2.1%。所以,还需要进一步通过保市场主体、助企纾困、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缓解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网上消费的,从刚才公布的数据看,电商表现出了逆势成长的态势。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3%。增长15.3%相比整体零售额下降7.2%,是相当不容易的,表现相当突出。占比24.3%,比重也是在逐步提高。总体来讲,在今年疫情冲击下,网上消费对于保障民生、疫情防控乃至整体经济的增长,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谢谢。

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您刚才说消费贡献是1.7%,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支出占比是多少?包括资本形成。

刘爱华:

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或者讲拉动点数,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个别是负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用拉动点数来表示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2.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点数是3.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0.1个百分点,所以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0.7%。要看今年三大需求的贡献率或者拉动点数的话,还是要看当季才能看出趋势来。三季度当季最终消费支出的拉动点数是1.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0.6个百分点,和二季度比,最终消费支出是由下拉2.3个百分点提升到了正拉动1.7个百分点,可以说上升了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是从二季度的正拉动5个百分点,下降到了2.6个百分点,回落了2.4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表现相对平稳,二季度是拉动0.5个百分点,三季度拉动0.6个百分点,基本是持平的。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需求端、尤其消费端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从整个变动趋势来看,特别是二三季度变化来看,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逐渐上升,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有所回落,整体上看起来,内需的贡献总体是在上升的。谢谢。

纽约时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了外贸拉动三季度是0.6个百分点,而且外贸的顺差也在增加,这种顺差是不是可持续的?特别是我们看到这种顺差可能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进口减少在拉动,尤其是现在留学生的数量在减少,就是教育服务业这方面在减少。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前三季度拉动GDP是0.1个百分点,三季度当季是0.6个百分点,在和内需的对比中,三季度当季4.9个百分点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到了0.6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占4.3个百分点,总体上还是以内需为主的动力格局。您说到今年的出口为什么会这么好?为什么出口感觉比进口好?因为前三季度进口是下降的,这可能和当月数据的表现趋势不是太一致。从9月当月看,出口当月增长了8.7%,进口增长了11.6%。总体上来讲,出口加快有客观因素,比如中国的疫情防控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企业以复工复产来支持全球的复工复产,乃至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水平是比较高的。从进口来看,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回升,需求回升,我们对外部的进口需求也是在增长的。所以,整体上来看,中国经济目前的回升既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增长,也对全球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正向的拉动作用。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目前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已经在入户摸底了,当前进展如何请帮我们介绍一下。与以往普查相比,今年普查也面临着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国家统计局对此有没有相应的预案,人口普查对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设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刘爱华:

谢谢央广记者对我们人普工作的关心。我估计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10月11日持续到10月31日,要进行人口摸底登记工作。在这期间,有的人可能已经接到了电话或者入户调查,有的人即将接到。借此机会,我也宣传一下人口普查,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口普查知识,因为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人口普查的对象。大家知道,人口是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中国的人口普查是10年一次,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处于历史交汇期,开展的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意义十分重大。从宏观层面来讲,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这些重要的信息,能够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这将为我们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重要的人口信息支持。

对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讲,通过人口普查也能够为我们政府制定社区的养老、教育设施的分布、配给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信息,所以人口普查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有意义的。摸底调查阶段,是我们在普查正式登记时点前进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实战演习,是我们对整个普查工作从设计谋划阶段向正式实施阶段的一次全面检验。摸底调查从10月11日开始,到10月31日结束,在这20天时间里,全国大概有700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全国4亿多的住户进行实地勘察,他们的工作要进入到每一个家庭进行普查告知,他们会询问登记方式,了解户内人口大致的情况。今年首次采用电子填报方式,对住户想采取哪种填报方式也要进行指导,如果您想用手机,或者用别的电子客户端进行登记,我们的普查员还会给您提供相应的帮助。目前摸底调查整体工作在有序顺利的推进。

刚才央广记者提到,马上要进入秋冬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对于我们每一个普查员和住户来讲,可以说都面临着不确定性的考验。秋冬季如果有局部的或者散发病例的话,我们确实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的内容是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地区采取不同的登记方式。在高风险地区,我们可以采取电话访问、网络自主填报方式;在中风险地区会采取户外设站登记,还有网络自主填报;在低风险地区,我们将按照既定的方式,像目前进行的入户登记。在现场登记期间,我们按照防疫要求,要求普查员工作时身体健康,体温正常,入户时要根据防控的要求,戴好口罩,及时进行消毒,切实做好入户登记的防护工作,确保安全。

在大家对个人隐私都特别在意的情况下,有一些调查对象对入户登记工作不是特别理解,在此我也代表人普办向大家保证,我们将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各级普查机构和工作人员在普查中获得的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否则的话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请大家放心接受人口普查员上门登记和电话访问,希望这个14亿人的大工程得到所有公众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

寿小丽:

我已经在所在的社区接受了人口摸底。请继续提问。最后两个问题。

路透社记者:

社会消费品零售中有哪些行业增长比较弱?有哪些行业增长比较快?增长是可持续性的吗?请问三季度的零售服务是怎样的?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从当月的情况看,在商品零售中目前恢复比较慢的,主要是石油及制品类,这是下降最多的,第二是通讯器材类。这两类目前还属于下降区间。对石油及制品类来讲,主要还是价格因素的作用,因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现价的统计,前三季度石油及制品类的增速也是下降的,下降16.7%,下降幅度比当月更大,所以现在的趋势是收窄的。9月份通讯器材类下降4.6%,但是累计增长7.2%,对于这个月的波动,我们初步判断是一个短期的波动,因为前三季度累计增速较高,这可能和一些品牌的手机在某一个月份进行集中上市有关,或者是与去年的上市周期有一些区别,比如去年可能9月份上市,今年改成10月份,和这种情况可能有一些关系。

总体上来看,这两类在9月份是处于下降的商品类别;从趋势上来看,也是处于改善或者是降幅收窄的过程。从整体来看,前三季度限上单位商品零售还是有相当多的类别目前处于下降区间。也要看到,消费需求确实处于回暖态势,从月度变化来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个月为正增长,但增速微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份增长3.3%,这个幅度还是低水平的恢复。从累计来看,前三季度下降7.2%,是比较大的降幅,虽然趋势上是恢复的,但整体上水平还是比较低,离回到正常水平还是有距离的。

下一步,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推动消费需求的回升。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

补充一个关于对经济增速展望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1.9%,一些市场机构预测是在2.5-3%之间,不知道统计局对于今年的具体增速有没有预测?是不是要达到3%左右的水平才能够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就业和民生目标,以及接近之前GDP翻番的目标?谢谢。

刘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您关注的还是关于未来经济走势的情况。最近IMF最新公布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反映了外界、尤其是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从我刚才介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从需求端还是生产端,目前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复苏过程中,表现在整体经济上,目前整体回升、持续稳定恢复的态势是比较明确的。四季度,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疫情发展仍然有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也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内部来看,目前经济仍然是在恢复进程中。有一些指标或者说多数指标都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累计的增速有一些也还是下降的。总体上来讲,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回升态势有基础、有条件,中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我们要进一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谢谢。

寿小丽:

谢谢爱华司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关键词: 餐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