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经济复苏速度与疫情防控效果直接相关

中国经济走出“V”型复苏曲线

今天,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该报告描绘了疫情下中国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走出一条“V”型复苏曲线,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工作有序推进,但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性显著。

2020年10月至11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围绕“企业成本和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分赴各地展开专题调研,摸排了浙江、海南、四川等省市的财政数据及相关访谈工作。刘尚希说,总体看来,各地经济稳健复苏,部分地区疫情反弹难挡经济全面回暖态势。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和4.9%,在二季度末时已形成明显的“V”型经济复苏态势,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7%。截至三季度末,全国仅剩5个省级行政区GDP仍处于负增长中。

2020年,各地经济复苏速度与疫情防控效果直接相关。西部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小,率先实现正增长。二季度末时,全国率先实现正增长的16个地区中,西部省份占10个。前三季度,西藏、贵州、甘肃和云南位列全国GDP增速前四;其中,西南地区为发展高地,四川、重庆、广西的GDP增速均在2%以上,而西北地区呈现出一定的分化,部分省份(新疆、青海)由于疫情反复,三季度增速相较二季度有所回落,甘肃、宁夏恢复较好,但内蒙古至今仍未转正(-1.9%)。

东部沿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经济韧性较强,加速释放强大动能。随着三季度进出口好于预期,广东、江苏、浙江等制造业大省、外向型经济大省基础雄厚、马力强劲,有效拉高了长江经济带和大湾区经济的增速。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消费端复苏仍滞后于生产端。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各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仍然为负增长,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消费显然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调研组发现,新型消费是消费复苏的主要推动力,各地区都或多或少受益于新型消费的发展。例如,前三季度,安徽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7%,通过互联网实现餐费收入同比增长60.3%;贵州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4.6%;重庆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44.6%。

刘尚希说,疫情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催化剂,新动能逆势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疫情带来的部分负面影响。

2020年1-11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恢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从11月零售额分项数据看,必选消费品基本平稳,增速略有下滑,如粮油食品(7.7%)、日用品(8.1%);而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可选消费品则维持高增长,如汽车(11.8%)、化妆品(32.3%)、等,对整体消费形成明显拉动。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已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3个中心和四川盆地、华中平原、闽东南、关中平原、山东半岛5个热点带,地区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是孕育数字经济的土壤,而数字经济反过来提升了疫情下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跨越疫情造成的空间阻隔,直接助推经济效率提升。因而,数字经济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修复,有效畅通了地区经济循环。”刘尚希表示,从实际发展情况看,数字经济热点与经济复苏热点基本实现了分布上的重合。

刘尚希提醒,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疫情下的公共风险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地方财政对冲公共风险的手段也有空间差异性。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省际间的产业结构、营商环境、供求平衡及人才流动的空间差异性依旧存在,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值得关注。

未来随着经济步入正轨,需要进行必要的财政政策调整。调研组建议,政府要建立一套疫情防控政策平滑退出机制,以减轻政策退出过快带来的风险。同时,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充分激发微观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将减税降费政策与社保体制、税制改革相结合,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另外,多措并举的推动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也是极其重要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关键词: 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