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1月份保费收入强劲回升 健康险同比增28% 投连险猛增223%
3月5日,银保监会披露的1月份保费数据显示,1月份保险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行业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2%。其中,占行业保费87%的人身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
引人注意的是,1月份有两大险种保费收入增速较快。一是健康险保费收入达1206亿元,同比增长28.1%;二是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达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2.8%。究其原因,健康险增速一方面受到疫情催化,另一方面与疫情控制后各行业回暖有关;投连险保费收入大增,则受益于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的较好表现。
一家中型寿险公司副总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的发生并不是件好事,但对保险业来说却提供了发展契机。一方面,加剧了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一些年轻人由被动投保变为主动投保,另一方面,加速了保险业发展的线上化进程,为非触达式保险销售做了全民铺垫,有利于保险业转型及改革。随着疫苗的大面积接种,预计保险业今年将步入发展的轨道。
健康险今年有望快速增长
保险业正在逐步摆脱新冠疫情的困扰,步入增长轨道。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今年1月份实现保费收入1009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人身险保费达8816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保费达1278亿元,同比下滑4.3%。
占行业保费近九成的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较快,拉动了保险业整体复苏。财产险业务虽已摆脱疫情影响,但受去年车险综改的拖累,保费收入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不过,财产险业务对保险业整体保费收入增速影响不大,车险综改的影响也在保险公司、监管层及资本市场的预期之内。
从人身险三大业务来看,1月份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费收入分别为7481亿元、1206亿元、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28.1%、10.2%。整体来看,寿险业务的发展呈现持续反弹态势,意外险增长平稳,健康险成为拉动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的“黑马”。
健康险今年有望持续推动行业保费的总体增长。自今年2月1日起,老版重疾险按监管规定正式停售,新版重疾险有望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投保热情。泰康在线理赔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疾新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消费者。新版重疾险有三大优势:一是保障范围更广,二是分类更优化,三是赔付更合理。
除健康险收入增速可期之外,投连险保费增速也颇为亮眼。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月份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达1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2.8%。近年来,由于投连险具有高风险属性,各人身险公司都在收缩投连险规模,导致近几年保费收入增速持续萎靡不振。今年1月份投连险收入增速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与股市等权益市场走势较好有关,去年投连险账户整体实现较好的收益,对今年1月份的投连险保费收入有促进作用。
受车险综改的影响,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仍承压。今年1月份,财产险行业保费收入为1278亿元,同比下滑4.3%。近年来,车险保费占财产险保费比重超过六成,是财产险行业的第一大收入险种,对财产险业务的整体影响较为显著。
虽然1月份财产险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但从单月环比增速来看,车险综改的影响正在减弱。去年12月份,财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9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10%。与之相比,今年1月份的同比下滑幅度已明显收窄。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分析称,当前车险保费收入增速已充分反映了综改的影响,且高风险融资类保证险业务已基本出清,预计2021年财险保费收入将企稳回升。
各路资金布局保险股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保险行业持续复苏,资本市场也开始关注保险行业,各路资金开始积极买入保险股。近期,安信证券、长江证券、广发证券等主流券商接连发布研究报告,看好保险股的多条投资逻辑线,建议“积极增配保险股”。
沪深港通中央结算持股记录显示,今年1月1日至3月5日的40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对中国太保的持股量增长44%;对中国平安的持股增长7%;对新华保险的持股增长6%;对中国人寿的持股增长3%。沪港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数据还显示,中国平安被外资净买入额超过50亿元,仅次于招商银行,位列A股第二位。
牛年春节长假后,市场风格急速切换,白酒、新能源等市场热门股被外资、国内基金等大量卖出,引发股价大幅回撤。而银行、地产、保险等顺周期板块作为防御板块被机构大量买入。东方财富Chioce数据显示,在2月18日至3月5日期间,中国太保涨幅达10%,新华保险涨8.8%,中国平安涨6.6%,中国人保涨3%,仅中国人寿跌0.86%。整体来看,保险股在“抱团股”大幅杀跌时极具抗跌性。此外,保险股目前市盈率普遍较低,远低于贵州茅台等白酒股。
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一些外资机构就开始重仓保险股。今年2月25日,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发布的持仓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该基金持仓中包含742家中国公司,其第一大重仓的A股并不是贵州茅台,而是中国平安。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武平平认为,2021年险企开门红销售良好,新老重疾产品切换助推产品销量提升,消费者购买力逐渐提升叠加去年同期销售的低基数,形成多重利好因素共振,推动险企一季度负债端新单及新业务价值(NBV)的超预期增长。而宏观经济的持续修复,对长债利率形成支撑,资产端有望持续改善。资产端及负债端的共振,驱动保险板块基本面向好。(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苏向杲
关键词: 保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