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公募基金正式登上中国资本市场舞台。20多年来,基金业从点滴起步,以专业开道,将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数亿持有人的财富增值连接在一起。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产品累计为投资者赚取超过5万亿元,不少坚持长期投资的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鲜活的财富故事不断涌现。
从首只基金成立至今,公募行业交出了亮丽的答卷。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产品累计盈利总额5.27万亿元。尤其是在过去两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公募基金业绩亮丽,2019年基金年度盈利为1.18万亿元,2020年的盈利更是逼近2万亿元。
部分权益投资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为客户带来的收益甚至超过公司旗下基金发行规模。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旗下40只基金累计盈利超过1547亿元,而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累计发行规模为1421亿元。
在这些统计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投资案例。去年以来,多位基金投资者的故事引起关注,他们晒出的持仓收益率满溢着“获得感”。“2003年,我买了4.7万元的嘉实增长,近10年的时间没动过。等再看账户的时候,已经增至50多万元。后来女儿出生,我和先生商量把这笔钱留给女儿做嫁妆。”一位基金持有人这样讲述她的理财经历。
时间转眼来到2020年10月14日,这位持有人的基金资产已高达137万元,持仓收益率接近28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7日,嘉实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30倍,如若这位持有人继续持有至今,收益将进一步增厚。
在公募基金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一批长期业绩突出的“十年十倍基”。一些投资者选择与优秀的基金长期相伴,也最终收获了“时间的玫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被称为“最强基民”的投资者季占柱。他于2008年年末首次出现在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当时他花了近200万元买入183.74万份基金,此后持有基金12年一直未变,如果继续持有至今,浮盈超过600万元。如果当时这位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迄今浮盈将达到1200万元。
由于公募基金的购买门槛较其他资管产品更低,其普惠性质让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得以覆盖到数亿投资者。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披露,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公募基金场外投资者总账户数为6.0779亿,其中,专业机构投资者11.2万,一般机构投资者93.0万,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为6.0675亿(占比99.8%),自然人投资者相比2018年的5.812亿同比上升4%;我国公募基金场内投资者总数为1980万,其中,专业机构投资者2.64万,一般机构投资者4.8万,自然人投资者1973万(占比99.6%),自然人投资者相比2018年的1831万同比上升7%。
尤其是在过去两年来的行情中,基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偏股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超过40%,2020年更是超过50 %。在基金赚钱效应的带动下,2020年下半年以来基金迅速“出圈”,大量投资者包括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纷纷加入了“投基阵营”,不少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小确幸”。
“去年基金多次上了微博热搜,同学群里也经常讨论,我了解了相关知识后也买了一只基金,去年收益率超过60%。”90后李阳回顾了自己买基金的经历,“今年2月下旬那段时间,基金净值回撤较大,我本来想赎回,后来还是决定要做长跑者。判断短期市场涨跌难度很高,不少文章建议普通投资者选择定投,我现在也设置了基金定投模式。”
调研数据也显示,投资者长期持基意愿逐步增强。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54.6%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超过一年,这一比例较2018年继续上升。而在2019年的结构性行情中,近九成投资者实现盈利,其中,19.2%的投资者盈利30%以上,44.9%的投资者盈利10%至30%。
诚如基金界元老范勇宏所言,“基金的诞生源于人们对更高收益的追求,基金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合理满意的收益。”
当基民有了获得感,基金才能真正拥有存在感。随着基金飞入寻常百姓家,公募基金行业也在不断创出新的历史纪录,去年新基金发行超过3万亿元,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更是首次超过22万亿元。
生逢其时当不负其时。在多位基金公司高管看来,只有将投资者利益摆在首位,让基金持有人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公募基金行业方能不辜负这个时代提供的舞台和机遇。
兴证全球基金董事长庄园芳表示,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是一片巨大的蓝海,面临的仍然是一个增量市场,现在最重要的是资管机构需要提高生产优质产品的能力,真正为持有人赚到钱。
沪上另一家头部公募掌舵人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也深有同感。在他看来,经历多年的发展,如今公募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对于基金管理者来说,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准确把握市场的脉络和长期大方向,在好的赛道上选出优质的企业,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