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涨价将持续到2023年?“倒卖芯片”已经成为一门新生意。

芯片短缺影响的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美日韩三国5000亿注资半导体,全球格局是否会生变?

“一波未一波又起。”5月17日,意法半导体(ST)再发涨价通知,所有产品线将从今天(6月1日)起涨价。一天后,国内半导体采购从业者邱任(化名)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紧随意法之后,5月20日,美信(Maxim)也向合作分销商发布通知称,由于汽车、5G、物联网和消费电子设备需求旺盛,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但受新冠肺炎影响,半导体行业产能紧缺,导致产品交期拉长。

面对结构的芯片短缺,期,美国、韩国、日本密集发布打造半导体产业链的新政,美国计划投入520亿美元,韩国直接抛出了4500亿美元的“K半导体战略”,日本将扩大现有的18.4亿美元基金规模,三国投入的财力已超5000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美日韩三国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不同,发力的方向也会有所区别,简单砸钱并不足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半导体猎人,放心买大胆采,犹豫一下涨几百

“今年行情普遍价格都很高,想拿以前没涨价的价格,那是不现实的。”作为从业10多年的半导体采购,邱任(化名)坦言,年前备货ST或者NXP(恩智浦)的单片机,年后就是十倍多的暴利。他以一颗NXP的单片机为例,年前15元就能出货,年后直接涨到100多元,“现在快两百了”。

去年年底,欧洲10多个国家签署《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宣布未来两三年内将投入1450亿欧元用于半导体产业。

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可见各国决心之大,纷纷誓夺半导体行业的高地。

考虑到美日韩半导体产业的基础不同,这三国的发力方向、计划推进的效果会有哪些不同?

对此,芯谋研究企业定制项目一部研究总监王笑龙表示:“半导体产业和技术主要起源于美国,美国的目的是要继续巩固自身在半导体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随着全球化分工,我们看到半导体制造流出了美国,美国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形成半导体制造向美国回流的势头。”

在王笑龙看来,韩国半导体产业比较“偏科”,存储器和先进的逻辑工艺制造是其长处,但在“根技术”方面仍有所欠缺。经过此前的日韩贸易争端,韩国也意识到要恶补自身所存在的短板,所以韩国主要的目标是要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补齐短板。

王笑龙认为日本是典型的在美国打压下半导体开始走下坡路的国家,其在半导体上游(主要是设备和材料环节)实力强劲,但日本半导体产业已经开始衰落,所以日本是希望通过政府的投入引导,能够重振昔日的辉煌。

“至于效果如何,我觉得政府如果真金白银投下去,肯定是有效果的,但结果并不会都如政府所想得那么理想。”王笑龙说。

SIAC对中国有何影响?

当各国集中注资本国半导体产业时,一个半导体联盟的突然成立搅动着芯荒的浑水。

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则认为,虽然美国牵头组建半导体联盟,打压中国的意图明显,但联盟能否起到美方的预期作用值得怀疑:

“一是该联盟体系内的企业来自不同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很多;

再者,半导体产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不仅依赖技术创新,同样依赖市场推动,只有技术转化为产品并和消费市场形成正向良循环,半导体产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果脱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会严重受损,这是欧美日韩企业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王笑龙坦言,在重重包围的形势下,国内发展先进半导体技术难度很大,特别是先进工艺的晶圆制造,回过头来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并不牢固,越往上游就越弱。

“国内半导体产业一面要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来发展,另一面要重新打牢产业基础,比如制造工艺方面,宁可发展慢一点,但一定要建立在自有基础的根基上,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王笑龙进一步指出,不是说要关起门来发展,而是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和国际领先企业开展合作的同时,我们自己手里也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两条腿走路,不荒废任何一条路。

作者/IT时报记者李玉洋

关键词: 暴涨 半导体 涨价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