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异地燃气业务布局,拓展公司燃气业务空间,珠海港(000507.SZ)展开对港股上市公司天伦燃气(1600.HK)部分股权的收购。
交易方案显示,珠海港将以7.68港元/股的价格,耗资约9.22亿港元收购天伦燃气1.2亿股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11.96%。
作为国内较早运营城市燃气的民营企业之一,主要在河南地区展业的天伦燃气赴港上市已超过十年。2020年,天伦燃气实现收入64.4亿元,股东应占利润10.44亿元,分别较上市初期提升24.9倍、13.9倍,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也由上市之初的6.45亿元增长至129.18亿元,增长20倍。
珠海港也将通过参股天伦燃气,进一步拓展其新能源主业规模及发展空间。目前,珠海港依托珠海市政府授予的珠海西部地区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主要从事珠海横琴新区、珠海市西部城区管道燃气的建设、运营及维护。
2020年,珠海港的天然气销售量达到9870.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4.37%,逼近亿方大关。
折价10%收购天伦燃气部分股权
6月7日,珠海港披露对外收购方案。为进一步拓展珠海港新能源主业额规模及发展空间,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及盈利能力,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港香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发展”),以协议受让方式,收购张瀛岑控制的天伦集团或KindEdgeLimited所持有的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天伦燃气1.2亿股股份,约占其总股本的11.96%。
本次收购天伦燃气的交易价格为7.68港元/股,交易金额为9.22亿港元,珠海港需要在6月30日前支付收购价款。
按照公告披露当日天伦燃气收盘价8.46港元/股计算,珠海港的收购价格相当于折价10%左右。而6月8日开盘后,天伦燃气盘中最高价达到了8.85港元/股,尾盘报收8.57港元/股,当日上涨1.3%,总市值约为86亿港元。
珠海港表示,本次收购天伦燃气股权交易价格为7.68港元/股,若涉及支付延期利息(该利息金额至多492.36万港元),综合成本低于2021年6月7日天伦燃气的收盘价8.46港元/股,交易作价具有合理性。
据了解,天伦燃气的历史可追溯至2002年,主要在河南省经营城市燃气销售与接驳工程等业务,是国内较早运营城市燃气的民营企业之一,2010年天伦燃气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天伦燃气入选港股通,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及MSCI。
截至2020年末,天伦燃气在全国16个省份运营67个城市燃气项目,51座加气站及1个LNG工厂,共有6条已投入运营及在建的长输管线;2020年全年总销气量15.15亿立方米,累计接驳用户约420万户。
年报显示,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天伦燃气的收入为64.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7%,毛利达到17.86亿元,同比增长约4.8%,年度核心利润达到8.95亿元,同比增长10.3%。
与上市之初相比,去年天伦燃气的收入64.4亿、归属于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10.44亿,已分别提升24.9倍、13.9倍,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也由上市之初的6.45亿元增长至129.18亿元,增长20倍。2020年公司销气量达到15.15亿立方米,各类用户累计达到420.43万户,分别自上市以来增长26.1倍、25.6倍。
去年销气量逼近亿方大关
收购天伦燃气是珠海港拓展公司燃气主业发展空间的一大重要举措。
据公司介绍,目前珠海港建立了以珠海高栏母港为中心,航运、物流、供应链业务为纽带,货代、报关、理货、信息系统等港航配套服务作支持的港口物流航运业务体系,同时公司构建起了以风电、光伏、火电、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发电为依托的综合能源板块。
其中,珠海港的管道燃气业务主要依托珠海市政府授予的珠海西部地区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从事珠海横琴新区、珠海市西部城区管道燃气的建设、运营及维护。
2020年,珠海港的天然气销售量达到9870.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4.37%,逼近亿方大关,库存量233.3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009.63%。报告期内,珠海港的综合能源业务实现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10.87%。
在物流、能源、码头运营等多项业务共同作用下,2020年珠海港实现营业收入35.35亿元,同比增长6.43%,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8.44%,连续四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由于去年收购兴华港口控股权及安徽天杨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使公司港口及风电业务规模扩大且整体经营效益稳健提升,同时港航配套服务板块业务量增长,利润提升,今年第一季度,珠海港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元,同比增长96.64%,净利润7710.94万元,同比增长565.78%。
珠海港表示,通过参股天伦燃气,能够在原有产业积累基础上,实现异地燃气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展公司燃气业务规模和新的发展空间;后续将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拓展天然气市场,进一步推广天然气在各领域的应用,积极拓展“煤改气”业务,并在未来共同探索和挖掘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协同发展,助力国家绿色环保战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