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国科协召开了“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并提及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至17日在海南海口举办的相关筹备工作。
7月17日,2021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为期9天的车展一直持续至7月25日。小鹏汽车在车展上公布全新的车型小鹏P5及其预售价,预计在9月份正式上市,10月底开启交付。
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实现继2020年8月在纽交所上市后的双重上市。
15万元起步的智能车
早在2010年,国内开始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还包括免费专用牌照、免征购置税等推广政策。据公开信息,201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0.82万辆。发展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已达到136.7万辆。
但相比于2020年仅5.42%的渗透率,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大幅提升至10%。并且,国务院在2020年10月设定到2025年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提高到20%的目标。
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份额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财政支持和补贴要求却更加严格。2020年4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通知》明确从2020年至2022年的补贴标准一般较上一年分别降低10%、20%及30%,并且合资格获得补贴的汽车数量每年不超过约200万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及免税优惠延长至2022年,仍旧对新能源市场传递着良好的信号。
在国内市场,较早开始新能源研发的特斯拉、比亚迪以及“造车新势力”的小鹏、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品牌逐渐步入大众视野。其中,硅谷出生的特斯拉于2018年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后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据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中的交付量达到6.9万辆,将近全球销量的40%。
2014年,小鹏互联网汽车团队成立,并于2015年1月正式注册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鹏汽车”,美股“XPEV”/港股“9868”),是一家创新型互联网汽车科技公司。2017年6月,小鹏汽车完成A轮22亿元融资。IHS Markit数据显示,2020年小鹏汽车在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中以6.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但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为2.8%,仅位列第12。
2018年12月,小鹏汽车举办“我的第一台智能汽车”新车上市发布会,发布第一款量产新车型G3。2020年4月,P7车型正式上市。
目前,小鹏汽车仍以G3和P7车型为主,分别覆盖15万至20万元、23万至41万元的市场价格。两款车型均有三元锂电池和LFP电池、自动驾驶能力和XmartOS操作系统等配置。但生产模式有代工厂和自建工厂之分,G3车型由河南省郑州市海马公司承包和合作生产,P7车型则是位于广东肇庆的自建厂生产,公司计划在广州和武汉新建生产基地以扩大产能。
其次,除了主打P7和G3车型,小鹏汽车还有G3i和P5两款,对标于国内中高端乘用车市场。从官网价格可以看到,G3、P5和P7的价格区间由低到高填充15万元到41万元的区间。在6月10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更是提到“15万元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入门价。”
然而,对比于特斯拉、蔚来和理想汽车大部分车型30万元及以上的单车价格,小鹏汽车属实有些“实惠”。但是,随着特斯拉Model Y“杀进”30万元区间,Model 3最低价为25万元,小鹏汽车与之重叠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势必会受到不少影响。再加之百公里加速时间、续航里程等略显弱势的配置,较低的价格似乎不显优势。
从交付量看,2021年6月份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少于理想汽车及蔚来,为6565台。在上半年整体情况中,小鹏汽车的交付量略高于理想汽车,但远不及蔚来的交付成绩。
此外,除了国内市场,小鹏汽车已计划从欧洲市场开始拓展国际市场。第一批欧洲版G3已在2020年交付给挪威客户,第二批G3于2021年第一季度发货,分别占小鹏总收入的0.4%及2.6%。小鹏汽车认为,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的销售方式能够获得多元化的客户群,发掘海外机会。
研发不及营销
从2019年收入涨幅超90%以来,小鹏汽车在2020年通过汽车销售的收入达到了55亿元。与此同时,汽车的销售成本也同比增长95.9%至53.5亿元,实现首次年度报告期内的正向毛利润。
截至2021年3月31日,小鹏汽车约2442名研发员工占总雇员的39.8%。其中,62%、16%和22%分别致力于汽车设计与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因此,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人员仅约398名。
然而,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着重强调自动驾驶技术,对此的研发也占据了募集资金的绝大部份。公司称“我们相信自动驾驶为使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从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而我们在此范畴极力研发。”
但放眼于市场,公开信息称,华为目前正持续加大对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称研发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了2000人,研发总投入将达到10亿美元。相较之下,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略微相形见绌。
另外,对于还正处于研发阶段的公司来说,研发费用则整体反映了公司对研发的投入情况。2020年,小鹏汽车的研发开支为17.26亿元,对比于2019年的20.7亿元略显不足。公司解释道,2020年研发费用的降低主要由于P7车型和Edward平台开发有关的开支在2019年上升的缘故。
但在应计费用及其他负债的科目中发现,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以及研发开支应付款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反而是营销活动的应付款项增长了334%。公司更多的经营开支用于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此项支出在2020年达到了29.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98%,对比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9.53%。
并且,通过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科目的明细反映,小鹏汽车的广告开支逐年增长。2020年的广告开支约占销售开支的29.75%。简单来看,公司从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的总交付量达到了5.3万辆,广告开支总计8.55亿元,销售开支共计32.93亿元。则粗略计算,小鹏汽车平均每卖一辆车,其中的广告开支占据1.6万元,而总共的销售开支占据了6.2万元。相比于小鹏汽车的销售价格,公司在营销活动中的投入力度实在不可忽视。
那么,在新能源行业中研发和营销孰轻孰重?据悉,蔚来在2020年度的研发费用为24.9亿元,营销费用却达到了39.3亿元,分别占营收的15.3%和24.19%。目前,蔚来不只卖车,还卖起了NIO Coffee(蔚来咖啡)。而理想汽车则在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中取得大致的平衡,在2020年分别为11亿元和11.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63%和11.83%。
供应商为“王”?
企查查显示,2021年7月12日发布了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小鹏公司”)与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下称“德朗能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具体信息。
小鹏公司在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内向德朗能公司采购锂离子电池电芯并支付货款258万元,用于生产的电动汽车上。但后续发现电芯存在电池高压降、隔膜、电池壳身腐蚀等诸多质量问题,要求原告退回货款并赔偿损失713.7万元。最终,裁决判定德朗能公司赔付经济损失192.7万元并退还货款。据了解,德朗能公司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和销售。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原材料和技术是生产领域中取决定性的因素。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和LFP(磷酸铁锂)电池,搭载自主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BMS)。
除了德朗能公司曾供应电池以外,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称与宁德时代合作了P7车型的方形三元锂电池,并且也在官网中表明G3车型的电池品牌为宁德时代。然而有媒体报道,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为拿到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不惜亲赴蹲点,但此报道在7月13日得到何小鹏的否认。
早在2019年,盖世汽车资讯发布的《小鹏G3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中提到电芯由比克电池、联动天翼、德朗能动力和宁德时代四家供应商提供,而从汽车电子系统再到车身及内外饰等部分中其他零部件也不乏比亚迪、米其林、博世、LG等其他数十家供应商提供。
2020年的《小鹏P7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中,P7车型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则主要由宁德时代供应。
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汽车的生产似乎更加依赖于各大供应商的支持。招股书披露,五大供应商为小鹏汽车提供电芯、模组和组件以及其他汽车组件的来源,采购总额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截止于3月31日的报告期内分别为13亿元、26亿元和12亿元,分别占据了采购总额的27.5%、31.9%及33.5%。而其中第一大供应商就依次占据了采购成本的9.4%、22.7%及22.1%。
双重上市
从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到,小鹏汽车从融资活动中提供的现金净额由2019年的3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43亿元,其中通过发行普通股产生了所得款项274亿元。这是由于小鹏汽车在2020年8月27日以“XPEV”的股票代码正式登陆纽交所。
而在之后不到一年时间的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9868”。但此次上市不同的是,小鹏汽车采用双重上市的方式,将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同时监管。
双重上市不同于二次上市,是在两个证券交易所上挂牌不同类型的股票。不仅受到两个市场规则的严格审核,而且市场相互之间无法流通。在扩大股东基础的同时,也面临着监管背后更多时间和成本的花费。
在香港成功IPO之后,小鹏汽车的发行价为165港元,以高于发行价的168港元开盘,截至7月26日,小鹏汽车以150.1港元收盘。
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持续扩展的态势下,小鹏汽车是否持续加大研发并推出新车型?如何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对于本文涉及的上述问题,《思维财经》联系小鹏汽车方面,但未获回复。《思维财经》出品
《思维财经》彭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