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农业继续放大招,对预制菜的发展再次添了一把柴火。与此同时,肇庆高要也推出了“预制菜产业园规划”,在全国也是走向了前列。其背景和广东农业的十大招相辅相成,可谓是政策理论与产业实践的高度同步。
在十大招里面,诸如理论先行、产业组织组建联盟、科技支撑搭建科研平台、品质先导打响好物、龙头示范形成铁军等等,都在全面形成合力,把预制菜这个新的高地进一步地占据。
大约两年前,农业农村部就推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创新发展预制菜肴、团餐服务、在线销售等业态。这个提出,既有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需求,也有社会公众对于防疫生活应对的迫切需求,还有都市人快节奏与宅经济的深层次渴求。
推动预制菜的发展,和当前广东农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走向高附加值与数字化密切相关。预制菜不是农业发明出来的,而是市场需求的结果,是市场对农业提出的新课题。同时,这个课题对于农业走向规模、品牌、品质向上都是一种强大的社会驱动力和牵引力。
一方面传统农业在努力向细分市场、物流运输、形成品牌上进行创造性的开拓,努力克服千百年来和市场“弱链接”的状况。尤其是都市群体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如果没有中间产业加入改造和提升,那么农产品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出老路的。另一方面,所有这些努力,归根结底都是要让农业真正变成商业,让农产品真正变成产品。那么预制菜作为一种介乎原始农产品和桌面成品的中间产品,就起到了灵魂枢纽的作用。
当前,广东在预制菜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比如已经有了龙头示范企业如培树国联、恒兴、正大、品珍、海润、雪印、粤旺等,有了肇庆高要、湛江吴川、潮州饶平等一批预制菜产业聚集区,仓储物流冷链保障已经成型,京东、阿里、一亩田、盒马、钱大妈创新开设预制菜线上线下专区这些都已经为预制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接下来的要做的,就是龙头生产企业与电商平台如何进一步优化供货结构,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在大数据的积累下,形成更加精准有效的市场定位。比如如何进一步地降低销售价格,扩大销售规模,如何通过营销手段激发尚未苏醒的区域市场,如何在保鲜与口味上进一步地提升。凡此种种,也是市场的迫切要求。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大环境之下,让普通老百姓都能长期消费、习惯消费、本能消费预制菜,这既是一项经济任务,具有远大前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深度融合的使命,是大有可为的。(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