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在经历一季度信贷扩张之后,4月份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长明显放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受此拖累,同期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亿元。

4月信贷数据遇冷,疫情冲击因素首当其冲。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

4月份,企业贷款同比少增17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48亿元,显示出疫情对企业阶段性影响冲击严重。有分析指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停顿,扩大融资意向不强,令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之间出现不平衡,这是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的主要原因。

同时,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也出现下降。4月份,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从结构来看,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增1569亿元。有专家表示,上述三个类别的居民贷款均出现减少,反映出本轮疫情对生产消费等环节形成了较大冲击。

与新增社融表现相反,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亿元,同比多增8161亿元。前4个月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增加7.12万亿元和1.27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多增2.01万亿元和1.37万亿元。

在疫情冲击以及收入增长预期偏弱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之下,实体部门持币避险偏好提升,融资需求受到抑制,被动储蓄被进一步推升,这一势头此前已有所表现。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54.7%,较上季增加2.9个百分点;而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比21.6%,较上季下降1.9个百分点。

有机构分析认为,当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时,风险和收益的不匹配是阶段性现象。对于4月信贷数据回落,不必过度悲观。疫情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是阶段性的,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前期因疫情压制的经济将逐渐复苏。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4个百分点。不少专家指出,M2重回两位数增长,显示出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积极财政政策支撑更加有力。

在4月份信贷数据出炉后,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稳定信贷总量、降低融资成本、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市场反映看,各界对后续信贷需求回暖表示出乐观,同时对稳增长政策加码的预期持续升温。鉴于当前银行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充裕,不少机构分析认为,政策将由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推动贷款利率下降将成为拉动信贷需求回升的一个主要发力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