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承担着守护“中华水塔”的重任,这里也拥有约150万头牦牛。

数千年来“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放牧,只能保证牧民自养自食。近年来,在北京对口支援等政策项目推动下,玉树重塑牦牛养殖体系,打造现代化畜牧产业链。在传承与创新中,玉树牦牛产业带动牧民增收、牧场修复、牧区振兴,青藏高原的古老畜牧业重焕生机。

“高原之舟”化身“都市健康美食”

产自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牦牛,由北京老字号月盛斋制成五香牦牛肉、红烧牦牛腱、香辣牦牛杂等食品,令人眼前一亮。

玉树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才仁扎西介绍,玉树州目前牦牛存栏148.95万头,约占全球牦牛总量的十分之一。玉树牦牛地处野牦牛活动的高寒无污染草原,脂肪含量低,肉质鲜香。

传统畜牧模式,牦牛出栏量低。玉树市下拉秀镇钻多村牧民吉布才仁祖祖辈辈养牦牛,“过去牦牛产肉少,只够家人亲戚吃,要用钱时才舍得卖,有的牦牛能养10多年。”

近3年来,北京对口支援安排上亿元资金,建设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构建疫病防控品质检测体系,创建玉树牦牛区域公用品牌,打通屠宰加工运输销售通道,将玉树牦牛引入北京市场,摆上超市货架、进入餐厅菜单、开发预制菜品。加上溯源体系普及,消费者扫描包装上二维码,就能看到牦牛出生、养殖、加工、物流、检疫全流程。

北京援青指挥部指挥长袁浩宗说,牦牛进北京,既能丰富首都人民餐桌,让消费者体验到原生态美食,又能提升玉树牦牛产业化程度,增强牧民发展动力,改善生活水平。

北京援青干部、首农玉树供应链公司总经理宗光未介绍,玉树牦牛肉当地售价每斤约45元,通过精细分成、多品类加工,运到北京平均售价能超60元,“今年计划上千头牦牛运至北京,后续扩大到每年1万头。”

进入北京,走向全国。去年玉树牦牛出栏31万头,牦牛肉及制品销售网逐步覆盖到上海、成都等地。当地计划“十四五”期间,年出栏达40万头,成为全国知名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主供区。

打造新业态 摆脱“靠天放牧”

午后的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阳光遍洒大地。一座现代化养殖基地里,白玛代西和丈夫推出3袋饲草料,倒入食槽,引来牦牛争相进食,“这个冬天,棚里牦牛都活了下来,马上就能放到牧场,吃上新鲜绿草。”

冬天是玉树牧民最头疼的季节。高原入冬早,开春晚。最早10月份,草场就被大雪覆盖,牦牛觅食难,不断掉膘,遇上雪灾成批冻死饿死。传统的“靠天放牧”,让牦牛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循环。

传统放养沿袭上千年,调整改变并非易事。去年,北京援青指挥部投资1200万元建设生态牧业示范基地。北京援青干部、称多县副县长谢立军全程参与,“向牧民逐一解答牦牛在牛棚是否适应,越冬草料采购是否要多花钱等问题,花费精力最多。”

经过多方走访、解疑释惑,示范基地最终落户称多县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设施,以及饲养、采奶、防疫等设备俱全,能容纳上千头牦牛冬春补饲,夏秋放牧、分群养殖。

“首批100头牦牛第一次在棚里过冬。”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布德介绍,在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指导下,他们按时给牦牛补饲减少掉膘,出栏卖到北京,“看到效果,很多牧民准备将牦牛赶来基地养,今年预计能出栏600头。”布德说。

目前,玉树州已建成类似示范基地11个。经过探索试验,牦牛年损亡率从全州历史最高的9.2%降至0.6%,出栏周期比传统放牧缩短2到5年。

推动牧业现代化,良种繁育不可缺。在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牦牛三五成群埋头吃草,犹如散落山间的一颗颗“黑珍珠”。牧民边巴满脸自豪,“这些野血牦牛可是精挑细选的宝贝。”

过去缺乏良种选育概念,各家各户粗放散养,导致牦牛近亲繁殖,体型瘦弱,死亡率高。去年红旗村引进235头野血牦牛,建起良种繁育基地。

“野血牦牛结合野牦牛和家养牦牛优点,生长快、抗病性强。”叶格乡党委书记白玛松毛说,成年公牛产肉量比普通牦牛多出上百斤。目前,玉树州已建起8个千头规模的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培育3500头良种牦牛,还能供应其他市州。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玉树综合试验站站长宋仁德,在玉树研究牦牛30多年。他介绍,玉树推广的“放牧+补饲”模式,夏秋继续原生态放养,保障牦牛绿色有机品质,同时融入现代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实现新业态。

生态牧业奏响振兴曲

沙松是曲麻莱县昂拉村牧民。过去缺少资金,沙松一家人围着20多头牦牛,每天跑草山放牧、给母牛挤奶、捡牛粪生火,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他们用家中牦牛和草场入股村集体合作社,生活大变样。

如今,沙松和妻子被合作社聘为放牧员,专门负责放牧,同时承担生态管护员职责,每年放牧工资、生态管护、合作社分红等收入超过6万元,2019年顺利脱贫,“牦牛挤奶、防病都有专人负责,比自家养还省心。”

地处玉珠峰南麓、海拔4600米的昂拉村,全村85%牧户都是合作社股民。合作社整合草场73.3万亩,牦牛藏羊存栏1万多头(只)。去年村集体成立户外旅游公司,接待上千名登山爱好者增收107万元。村支部书记才丁加说,村民当一次向导能收入3000元。

以合作社为载体,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介绍,合作社规模化养殖、专业化分工,大量牧民从放牧中解脱出来,从事生态管护、旅游接待、外出务工增收;合作社整合草场轮牧,牛羊不再过度啃食草场,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

玉树州有258个村,共组建村级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6个。生态畜牧业带动当地牧民人均年收入从2018年7808元,到去年首次突破1万元;1545万亩草场休牧轮牧实现“草畜平衡”,全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61.8%。

生态畜牧业成为玉树主导产业,吸引不少大学生返乡当“牛倌”,高原草场实现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得到发展,而且大批牧民搬出草山住进城镇,过上现代化牧区生活。

继牦牛肉、牦牛奶销往全国各地后,玉树牦牛绒产品也逐步推向市场。北京援青干部、治多县副县长谢智刚去年引进江苏一家企业,在当地收购牦牛绒生产高端面料,制作围巾和大衣等,“牦牛绒非常保暖柔软,牦牛毛还能做帐篷和太阳伞,进一步延长牦牛产业链。”谢智刚说。

玉树州副州长尼玛才仁说,玉树牦牛正寄托着产业富民的希望,承载着牧区振兴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陈凯、柳泽兴、李劲峰 参与采写:王金金)

新华社西宁5月20日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