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3月份制造业PMI明显回升,表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表示,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3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仅仅单月数据升至荣枯线以上,并不能判断我国经济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实现趋势性好转,还需持续观察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巩固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势头,需进一步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货币、财政、就业等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对冲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经济实现趋势性好转。
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2% 反弹背后的三大信号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为何大幅反弹?回到荣枯线上方是否意味着经济企稳?新华社刊文称,3月份制造业PMI大幅反弹背后的三个信号。
信号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比2月明显好转。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分析,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形成严重冲击,尤其是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跌至历史最低点,甚至低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经济活动短期内大幅收缩。3月份,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
这位负责人表示,3月份制造业PMI在2月份大幅下降基数上环比回升,表明3月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2月份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信号二:不意味企业生产经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PMI指数是一个月度环比指标,容易受到工作日、季节、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与同比指标相比,数据波幅较大,更适合反映短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表示,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较2月份明显上升反映当前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当前制造业复工复产呈现出有序推进、积极向好的态势,但仍然面临人流物流存在堵点、产业链复工复产不协同等制约,特别是随着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国际间人流、物流、资金流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动荡加剧。
信号三:推动经济回稳向好仍需加力。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指出,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仅仅单月数据升至荣枯线上,并不能判断我国经济已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实现趋势性好转,还需持续观察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要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疫情对社会生产和需求的冲击,全面落实中央一系列安排部署,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更紧密地衔接起来,确保中国经济底部回升势头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
巩固经济企稳势头 政策仍需协同发力
据中国证券报,分析人士认为,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表明企业复工复产加快,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要促进经济实现趋势性好转需继续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打通复工复产各环节堵点,加大资金保障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3月PMI指数明显上升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PMI指数是一个月度环比指标,通常情况下,当PMI连续三个月以上同向变化时,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趋势性变化,仅凭单月数据升至荣枯线以上,不足以做出经济已经回暖、实现趋势性好转的判断。经济是否回暖还要看未来几个月PMI能否延续扩张走势。
综合国内外形势看,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还在发生新变化,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3月反映资金紧张和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分别为41.7%和52.3%,比上月上升2.6和4.1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由于疫情在国外快速扩散,多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环境趋于严峻,我国进出口压力增加。3月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4%和48.4%,虽然环比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因此,巩固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势头,需进一步加大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货币、财政、就业等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对冲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促进经济实现趋势性好转。
另据经济日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武威建议,当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仍在持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疫情影响较大的终端消费行业的恢复仍需时日。要为终端消费树立信心,适当提高个税起征点,适当发放消费信贷或消费代金券,激发消费信心和消费兴趣。
关键词: 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