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各地逐渐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整个社会慢慢从“冰河期”解冻,城市逐渐“热”了起来。一个古老的行业出乎意料焕发出前所未有新活力,成了整个社会推崇的新风尚,那就是“地摊经济”。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在恢复消费活力时,宜昌、大冶等地率先尝试放开夜市地摊经济,此后成都等地也开始学习借鉴。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明确点赞“地摊经济”,“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就有10万人的就业”。受到总理的肯定,各地方及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新规,持续为小商小贩“松绑”,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地摊经济”本不起眼,在政府支持和全民参与下,变得“高大上”了起来,成为特殊时期做好“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途径。
大型人才招聘会
疫情之下有很大一部分容易失业,同时也较难回到劳动力市场的人群,要依靠门槛最低的市场活动,来帮助他们的就业生计,而“地摊经济”就是这样一种门槛较低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因为地摊经济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门槛低。传统的创业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资金支持等要求,但是“地摊经济”可能就是几箱樱桃亦或是套大鹅那么简单。二是风险小。一般的线下经济和线上经济,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需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认真分析你的顾客、竞争者、替代者等等,“地摊经济”可以满足人们的创业幻想,不用思考太多,因为“船小好回头”,也可以“撞了南墙再回头”。三是价格低。地摊经济的商品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消费,加上没有租金等成本支出,一般价格较低,可以满足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日常消费需求。
增加内需、纾解民困、挽救疫情中的个体工商户、企业等,稳住基本就业,各地寄希望于“地摊经济”在疫后经济重启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疫情形势日益严重出口不振,疫情后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内需拉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正是为了满足内需进行生产,“地摊经济”又是个体经营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估计,每个个体经营户平均对应2.37个从业人员。在疫情最严重的疫情后第2-5周时间内,个体经营户活跃商户量减少约4800万户,涉及约1.1亿的就业人员。在这种产业链条的共生关系中,只有稳住生产端,为企业脱困发展、减少失业护航,才能达到稳定就业的目的。
小摊贩复工复产
日前,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贩就接到了当地城管队员打来的电话主动动员他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电话中的小贩感觉听到了诈骗电话,两个“水火不容”的单位结为了“秦晋之好”,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群众热议。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跨界组合,试图在火热的“地摊经济”浪潮中分一杯羹,亦或是利用摆摊营造噱头从事网络直播赚取流量经济。真正能够赚得盘满钵满的小摊贩还得是那些有心人,确实能为大众提供价格低廉,品质上乘的商品和干净整洁、安全卫生的食品,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无论怎样,地摊经济直接带动商品到小贩,再到消费者的结果没有改变,无论是商品流通到哪个环节,都对促进消费,稳定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摊经济
地摊经济会不会是一阵风,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继续检验。比如北京日报提出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形象代表首都形象、国家形象。以首善标准抓好城市精细化治理,意味着北京必须注重保持城市应有的秩序,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一些城市过度追赶“时尚”,没有制定方案就急于实施,导致城市管理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严重伤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刺激消费的措施,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放管得当,才能激活一池春水,就能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就能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经济更快恢复热度,带动实现更加广泛的就业。
关键词: 地摊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