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向媒体透露,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即将落实。她表示,两地目前仍就理财通的额度、先行先试的产品磋商,但框架已定,“(理财通)快将来临。”

她直言,“理财通”的相关细节敲定以后,有望在年度施政报告出炉前公布。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此前公布的时间表,意味着“理财通”最快有望在11月底前公布。

继2014年、2016年相继推出沪港通和深港通,2017年推出债券通之后,跨境理财通有望成为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新通道”。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今年6月联合公布的理财通框架内容,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可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这意味着,零售投资者首次可以直接开设和操作跨境投资户口。

债券基金有望率先纳入

然而,两地监管机构目前尚未明确“理财通”的产品范围,市场对此仍有诸多不同解读。香港金发局董事会成员丁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理财通”推出初期,产品应以“简单易懂、风险可控”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推出,“南下产品可以先由结构清晰简单的产品开始,包括分销银行评为中低风险的公募基金、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债券公募基金、交易所买卖基金或产品、货币基金等产品”。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邹建雄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考虑到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客户对境外投资产品不太熟悉,“理财通开通初期将以一些简单、风险较低的产品为主,例如债券基金,股债混合基金以及低波动性的平衡基金,会率先被纳入销售范围,但股票基金波幅较大,未必会纳入首阶段产品范围。”

事实上,今年迄今为止,香港市场销售的债券基金成绩颇为不俗。根据香港投资基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香港债券基金贡献最大,约占行业销售总额的48%。其中,以环球、亚洲和高收益债券基金流入尤为强劲。4月至8月间,分别录得6.96亿美元、28.15亿美元及3.45亿美元的净流入。

相比之下,今年前8个月,股票基金则有160亿美元的总流入,总销售额同比激增52%。虽然期内仍录得7.97亿美元的净流出,但较2019年录得的39亿美元净流出已大幅收窄。

“理财通主要针对个人投资者,因此在开通初期将以低风险、防御性高的产品为主,包括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这些产品透明度高、管理费等各项资料齐全,等市场逐步成熟之后才会扩展至更复杂的产品,如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等。”澳洲会计师公会2020年大中华区分会会长、德勤中国税务及商业咨询服务合伙人刘明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破解基金互认痛点

工银国际证券研究部主管涂振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内地与香港已实施基金互认,但获准在两地销售的基金数量和规模不大,期望在理财通的框架下,两地互相销售的基金产品,包括债券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可以有所增加。

2015年7月1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正式实施,意味着香港与内地的公募基金市场向彼此敞开大门。然而,该计划推出后一直呈现“北热南冷”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共有29只基金获准北向销售,源自内地投资者的管理资产规模(AUM)为144亿元,共有50只内地基金获准在香港销售,而源自香港投资者的资产管理规模仅为3.74亿元。

涂振声坦言,目前基金互认计划下,需要对基金逐一审批,也有一定门槛,因此获批基金不多。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由于北上基金普遍涵盖海外市场,并且产品类别愈趋多元化,涵盖环球股债等,因此,受内地投资者追捧。相比之下,南下基金销情遭冷待,除了因人民币汇率走软外,南下基金设赎回费等,也导致吸引力受影响。

根据基金互认的规定,基金的资产规模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基金不得以香港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以及在香港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50%。以去年为例,全年仅有6只北上基金获得放行。

此外,目前跨境基金互认安排下,内地投资者投资北上基金仍受注册地限制,仅可认购在“香港注册”的基金。

金发局董事会成员丁晨及行政总监区景麟建议,跨境“理财通”在初步运作成熟后,透过以基金中基金方式,保跨境理财通可投资在港注册成立﹑获证监会认可并投资于证监会认可的可转让证券集体投资计划(UCITS)基金产品。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则表示,希望争取在“理财通”下,在大湾区内销售的基金产品类型、基金审批及从业员资格等方面,与基金互认计划有所放宽,如内地能认可本地基金持牌人资格,以及让在港销售但非本港注册地的基金纳入“理财通”内等。

跨境大资管“蓝海”

自2012年起,香港已成功跻身成为亚洲财富管理中心。根据香港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管理的资产同比增加20%至28.8万亿港元。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大批高净值人群。根据胡润2019年报告,广东省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有28.5万户;600万资产“富裕家庭”达67.9万户,居全国第二,占比达17.3%。

“随着内地居民财富增长,境外配置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香港的债券基金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包括投资到境外债券和获得较高回报的机会。理财通有望为香港基金行业带来增量资金,有助于巩固香港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涂振声表示。

2019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为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内九市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奠定了坚实基础。《纲要》将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定位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四大核心城市,并将香港明确定位为全球金融和资产管理中心。

从资金来源来看,香港一直颇受内地和国际投资者的青睐,连续五年源自非香港投资者的资产比例超过60%,约有10%来自内地。同时,越来越多的内地资管机构在香港布局,截至去年底,内地相关集团在香港成立的持牌法团和注册机构数目由2018年底的362家,增加7%至387家。

“理财通”无疑将为香港资管行业开辟崭新的市场空间。据了解,为此,香港各界早已迫不及待“摩拳擦掌”。普华永道风险及控制服务合伙人吴冠豪表示,香港不少银行已进行准备,目前部分大型银行已准备充足,在获得监管批准后,有望在很短时间内启动。

以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星展银行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其已于去年在内部成立大湾区的专门团队,并计划未来进一步增加大湾区团队的人手,同时申请在中国内地成立合资的证券公司。

刘明扬认为,由于理财通基金主要通过银行平台销售,因此预计已在粤港澳三地市场设有分行网点的银行在首阶段将受益更多,方便投资者办理跨境开户及认证,“目前银行正在跨境开户、额度分配、后勤管理,以及确定哪些投资者可以参与等方面进行相关准备。由于投资者在银行开设的户口属于投资性质,有别于传统存款户口,因此银行亦正积极与监管机构商讨如何完善两地投资者办理投资功能的户口手续和监管细节。”

关键词: 债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