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开展和私募的合作,但目前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系统、策略对接等都存在难落地的问题。对于银行而言,私募的公司治理、内部不透明等也是阻碍合作的关键。

不过,在双方看来,相互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对于私募而言,银行理财子的资金实力强,具有公信力;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私募的投研实力是其发展权益投资的重要补充。

合作难点多

私募直言系统、策略对接难

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和私募的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难点。

对于量化私募而言,目前与银行理财子的合作主要是以投顾的方式,由于投顾模式主要使用券商托管系统下单,目前券商系统无法实现其策略的交易频率和速度。

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告诉记者,如果太追求频率、交易速度,和银行合作的投顾模式肯定受影响。他进一步指出,券商系统相比私募作为管理人的系统,效率低,因为所有报单都要经过管理人的审批,也会存在延迟。不过,他表示,由于银行并不需要很高的收益,更看重安全,包括投顾的风控、资格,短时间不会那么容易突破。

华南一家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很多量化私募策略对接难,FOF需要对数据进行穿透的风险管理,还有系统、托管、数据、风控等方面,都需要考虑。他补充,理财子要有穿透的风险管理,比较严格。

华东某大型量化私募总经理直言,目前的投顾模式走不通,大家也在尝试突破。“原来资管新规要求理财子公司只能投持牌金融机构,但我相信未来会有突破的,看谁第一步迈出来,迈出了以后大家都会跟。”

对于债券私募而言,理财子公司自身有债券投研能力,做债的私募较难切入。某百亿债券私募告诉记者,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多设有委外投资部、固定收益投资部、多头资产投资部,其固收+的理财产品固收部分由自己负责管理投资,“+”的部分则会通过配置一些多头策略、量化对冲策略的产品实现。此外,据了解,不少债券私募此前爆出多起风险事件,银行也比较谨慎。

对于权益类,目前理财子公司投资比例低。北京一家主动权益私募市场总监认为, 目前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绝大多数为固收类,混合类较少,而混合类里实际上投资配置权益的比例也较少,即使配置,也大多通过公募基金或者直投来参与。

而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私募数量极多、投资不透明、公司治理不成熟、合作模式局限性等都是阻碍银行理财子公司投入的关键。

某大行私行投资理财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不是私募的业绩,而是私募本身。私募是典型的内部人管理的治理结构,但管理公众的财富,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作为合作机构,我们比较头疼的是,随着我们的私募合作机构的增多、业务量加大,我们需要盯的机构增多,不光要看他的业绩、策略的变化,其实我们很大程度上还要盯私募的公司治理,这方面压力很大。”他说,每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其人员、公司治理、财务管理也都在不断变化,这也会引发非常多的风险点。对银行而言,如果合作的范围越大,这方面的风险也会越大。

一方资金实力强

一方投研能力佳

虽然困难重重,但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和私募都非常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

在私募看来,银行理财子资金实力强。星石投资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金融行业具有广泛网点,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管潜力。据中国银保监会官方披露,截至2020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已达7907亿元,约占银行理财总资产的3%,占沪深交易所股票总市值约1.04%(截至10月13日收盘),这个比重看似不高,但这会是未来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十分愿意与私募开展合作,推动增量资金入场。

北京金樟投研总监付饶指出,对于私募基金来说,一旦与银行理财子公司成功牵手,单笔的资金量会比较大,因此,对于希望冲击规模的管理人来说,是提升知名度的良好机会。当前市场上不少机构代销或投资的准入都对规模有所要求,如果能有理财子公司的扶持,对品牌是很大的增信,管理人自然会非常看重。

北京某百亿量化私募总经理也直言,主要看中理财子公司的资金体量。在他看来,理财子公司是未来大的资金来源,他们的理财转型未来对整个二级市场私募行业的资金支持会有很大的量。

也有的私募认为,自己的策略天然适合银行资金的要求。如博普科技表示,其公司的核心策略是期现套利策略,有着收益稳定、回撤小、容量大、流动性强的特点,天然适合与银行资金合作,而银行对此类“固收+”策略也有刚需。

还有的私募则看重理财子公司的认可。北京某主动权益私募市场总监认为,如果被理财子选中,代表对私募长期稳健优异投资业绩的认可,所以他们会比较看重。

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言,私募的投研能力突出,刚好可以形成互补。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商业银行的权益投资比较弱,“客观来讲,商业银行的权益投资文化、投资团队、市场积累都比较弱,也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市场周期。”因而,平安理财在布局权益投资方面,战略比较坚决,就是通过FOF/MOM的方式布局权益市场,和市场上最优秀的机构合作。

华南某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现在私募里面有很多投资能力很强的团队,有些“公奔私”的机构很厉害,合作空间很大。

也有机构认为,这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结果。私募排排网副总裁张仲峪认为,银行选择私募也是大势所趋,随着固收类产品(包括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逐渐退出市场,银行客户群体不得不慢慢接受净值类产品。

此外,华东某大型量化私募总经理认为,私募作为资产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类资产,银行也没办法绕过。“银行有几万亿的池子,总归要配私募的,没法绕过,找私募也是为了发展他们的权益。”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关键词: 理财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