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画廊 全球网拍 虚拟AI

艺术品“线上复苏”交易五花八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艺术品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眼下应如何转“危”为“机”,化“疫”为“翼”?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络画廊、全球连线拍卖、虚拟AI展览、全球网上图录、微信小程序……疫情催生的线上化趋势不可逆转,借由更多的数字化科技手段,顺势而为,艺术品行业将在后疫情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挑战——线下交易受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艺术品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记者注意到,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此前参与的一份调研显示,在覆盖了画廊、拍卖行、艺博会、艺术品电商、美术馆、博物馆、传媒等诸多艺术机构的受访者中,认为影响巨大的占比达到了36.6%,还有42.4%的受访者认为影响较大。

另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举办线下拍卖会的公司数量仅有54家,同比减少70.65%,涉及成交额为20亿元,同比减少91%;截至8月末,线下拍卖会的上拍作品数量为67352件,成交36330件,同比分别减少66.42%和61.68%,共计成交105.89亿元,同比下滑60.80%。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酵影响,各类拍卖到6月份才陆续展开,而1至8月份的成交额几乎已触及2010年以来最低值。

那么,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造成艺术品行业的衰退?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纵观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拍卖市场,我们发现并没有预想中那么悲观。一方面,得益于网络拍卖的迅速发展,基本每个拍卖企业都已拥有自己的小程序或APP来搭建数字化平台。另一方面,政府给予的相关政策支持亦功不可没,包括全额开票政策的解决、网络拍卖标的审核的简化,以及回流文物相关税收的减免。”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文化艺术品拍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余锦生说,“每个拍卖公司在今年的拍卖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复苏——行业焕发生机

参考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提供的历史数据,2003年“非典”致使当年的春拍受到了很大影响,上拍量为18060件,同比减少14.77%;成交量同比下降35.53%;成交总额仅有2.55亿元,比2002年春季拍卖减少了76.45%。但是,同年的秋拍市场则迅速回暖,成交总额增至27亿元。

“量级层面的涨跌并不能说明整体市场的进退。在市场结构调整、线上交易业务板块发展等方面,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稳健积极的态势。”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兼创始人、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创始人万捷说。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文化艺术市场虽然受到了冲击,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怎样把不同城市、国家的艺术品交易商和藏家以“天涯近在咫尺”的方法框定在同一个主拍场里?

艺术品行业“应疫调整”,前有画廊“抱团”拿下巨额收藏品,后有拍卖行与画廊跨界合作推出线上虚拟预展,种种革新都为艺术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眼下,通过网络直播等技术手段,地理上的距离已经无法将人们间隔,香港、巴黎、伦敦、纽约……全球不同时区的重要拍场已被衔接起来,不再各据一方。

“今年在有限的条件下,大家都开始调整策略。”苏富比亚洲区董事、中国区副主席沈菲琳指出,“2019年画廊的平均在线销售额仅占销售总额的10%;但在过去的6个月,该数据迅速攀升到了37%。需要指出的是,受疫情发酵影响,传统模式已经无法保持拍卖行的运作,线上拍卖则为行业提供了宝贵机会,我们不仅可以借此接触到新的藏家,还可以完成让现有客户投身线上交易模式的转型。”

真金白银的线上交易,为拍卖行指明了清晰的战略调整目标,夯实了数字革新的信心。

“今年9月24日,佳士得和巴黎古董双年展首次在网上进行了合作,带来了八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约42个展销商推出的91件艺术品,获得了百万级欧元的成交额。”佳士得中国区总经理胡伟爔坦言,“从起初业界普遍质疑网拍能否支持高额的藏品拍卖,到之后不论是油画、珠宝还是奢侈品,都在网上取得了200万美元以上的成交额,从而给未来的网拍策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随着5G技术商用以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网络化经营基本已成为了各行各业都需要探索发展的一条途径。瑞银针对欧洲、亚洲和美国主要艺术市场高净值收藏家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受访收藏者表示经常使用在线平台购买艺术品。”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蔚判断,“未来,国内外各大拍卖行将继续加大线上拍卖的投入力度。以保利拍卖为例,在我们公司15周年庆典拍卖会上,网络买家贡献了6944竞投,线上成交拍品达到了656件,由此可见网上艺术品销售存在巨大的市场和增长的空间。早日建成集展示、咨询、交易、售后为一体的网络艺术品交易平台,可以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机遇——科技创新赋能

疫情导致线下市场几乎停滞。相较而言,线上市场疆域辽阔,是行业突围的主要方向。换言之,疫情的发酵正加速行业转型升级,各类业务的在线化、智慧化趋势已成必然。

“应该说,2020年是网络业务发展最快速的一年。今年,网络新买家人数为2019年的2.5倍,这对公司的客户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所有的拍卖专场都已经全面开通了网络竞投,线上、线下完全融合。中国嘉德已经从一个传统的以线下经营模式为主的公司,向O2O转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辉直言,“网络拍卖使我们在年轻客户的获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另外,网络拍卖也降低了门槛,以前到拍卖公司至少要交10万元保证金,而现在最低是5000元。”

展望后续行业发展,对于包括拍卖行、画廊在内的诸多艺术品交易机构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把握发展先机?

“个人认为,坚持不懈地进行系统优化是关键。”王辉表示,“系统体验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建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不断优化网络系统以及客户体验,以期做好服务工作。与此同时,拍品的定位亦相当重要,伴随网络业务的持续发展,未来我们会推出更多适合网络客户的新品类。”

再者,加快建设艺术品市场的数字化规范同样不容忽视。

“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拍卖企业纷纷开始由‘线下’转向‘线上’,推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全面数字化升级。但就现阶段而言,线上交易呈现各自为战局面,缺乏聚合发展理念和统一的行业规范,也缺乏成熟的市场配套。”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黄小坚指出,“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统一规范、资源聚合、配套完善的数字化艺术品市场生态,是业界当前亟待思考的问题。破解这一瓶颈,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经营主体、网络平台,以及金融、物流、保险等市场参与主体共同努力。”

在黄小坚看来,伴随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数字化经济模式的构建,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必将成为文化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并不断向规范化、国际化和质量化的方向发展。(记者 杨溢仁)

关键词: 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