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陆家嘴论坛上,科创板正式开板,一场直击资本市场灵魂的改革“注册制”同步开启。

注册制究竟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改变,未来改革突破点又在何方?6月10日晚举行的2021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上,来自券商、交易所等在内的各方嘉宾就“注册制改革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展开头脑风暴。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没有一场改革如同注册制这样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共鸣。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储晓明感慨,以注册制改革为“牛鼻子”,可以推动资本市场基本制度的建设与革新。看似改革的重点指向股票发行过程更加制度化、透明化,实质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再调整,直击资本市场运行本质。“把权力交给市场,通过市场定价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使市场建立起自我调节和供需自我衡的内在机制。”

当前,注册制正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系统掀起全面改革。这两年以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中国资本市场加速推进退市、交易、分红、再融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制度系统改革,打破了过往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是对资本市场新生态的战略重构。

身处投行一线,上海国际金融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对改革的感受度极深。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功能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而资本市场效率的提升在宏观层面具有两方面积极影响,一是宏观资本的补充;二是科技的产生。“如果不把股本市场发展起来,找不到资本跟科学家结合的体系,科技就难以规模化发展。”黄朝晖说。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改革成果印证着黄朝晖的判断。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上交所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积极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行业领域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约70%,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上海硅产业集团是注册制改革的受益者。集团董事长俞跃辉直言,当晚发言的题目就是“注册制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腾飞”。硅片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硅产业集团的使命就是要解决我国硅材料的有无问题,尤其是大硅片。在科创板上市以后,硅产业集团通过自身发展、外部兼并收购等方式,初步完成国内国外的战略布局,实现了300毫米大硅片产业化零的突破。

“注册制改革展现中国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的资本市场的坚定决心。”瑞信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GOTTSTEIN(托马斯·戈特斯坦)从全球资本市场角度评价说,这一改革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年来外资对于A股参与度的显著提升证明了这一点。截至2021年5月,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3万亿元,约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8%,与两年前相比翻了不止一倍。

可以说,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成功试点为国内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开局。

如果以注册制为抓手,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突破的看点在哪里?

储晓明建议,现在注册制和上市非常热,应该降降温。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行稳致远,上市不宜搞“大跃进”。同时,既然信息披露是注册制的核心,在信息披露上还需要下功夫,提升可读、严谨。此外,包括投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要进一步提升执业质量。

托马斯·戈特斯坦也认为,信息披露的质量非常重要,这既是对公司也是对投资者负责。相比于国际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有着自身特点,中国股市有1.8亿个人投资者,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投资者保护的有效,一二级市场有序稳定等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审慎判断。

“注册制的改革需要持续的完善和深化,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表示,上交所将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持续深化科创板的注册制改革。一是坚守硬科技定位,重点对技术先进和产业化发展具有前景的硬科技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二是健全审核机制。围绕重大、针对的问题提升审核问询质量,促进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中介机构提高核查把关质量。三是压实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强化监管威慑,对信息披露不合规、中介机构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加大监管力度。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改革 突破 科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