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银行估值处于低位的大背景下,董监高开始“自掏腰包”增持自家股票,以此表明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6月17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银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于2022年6月15日至6月17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合计约买入216万股股份。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6月19日,年内至少有13家上市银行重要股东出手增持自家银行股份,涉及股份数量合计逾1.51亿股。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整体表现不佳,多家银行董监高买入自家股票,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从而稳定估值。
【资料图】
据北京银行相关人士介绍,本次董监高增持,为该行近几年来首次。增持原因主要是董监高一致认为目前北京银行估值明显偏低,在宏观政策加码发力稳经济大盘、公司自身转型步伐加快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北京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估值也有望持续向上修复,因此高度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值表现。
除上述北京银行董监高主动增持的情况外,也有部分银行董监高增持是由于股价持续下跌,触发了上市时承诺的稳定股价措施。例如,苏州银行6月1日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称,自2022年4月30日起至2022年6月1日,该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8.65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6月16日,苏州银行发布稳定股价方案,其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用于增持该行股份的货币资金不少于该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本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增持股份金额合计不低于205.91万元。
重庆银行5月17日发布了关于稳定股价措施的实施进展:有关增持主体以自有资金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315.92万股股份,占该行总股本的0.0909%,累计增持金额2620.92万元,达到本次计划增持金额的98.44%。其增持主体包括第一大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董监高增持能够起到提振信心和预期的作用,但若想显著改善银行股估值,还需进一步解决制约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陈佳表示,从宏观方面看,银行是宏观经济顺周期的行业,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银行板块往往估值承压;微观方面,受房地产、民营经济等领域压力影响,叠加银行业自身也存在业绩、转型以及风控等领域的多重压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投资者预期,进而影响银行股整体估值。
“银行股的估值更多还是取决于行业整体大环境以及银行自身业绩的增长情况。”在明明看来,银行股估值想要“王者归来”,需要宏观环境的“天时”、行业景气程度的“地利”和自身业绩的“人和”。
未来银行业发展态势仍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在货币、财政、产业等方面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加持下,经济有望迎来复苏,银行板块估值也将随之修复。
明明认为,未来全国性银行将会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在负债端和资产端不断发力,助力我国经济稳增长进程。区域性银行则需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深耕重点区域,适时扩张规模。我国银行业向“大零售、大财富”转型是新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必然趋势,转型效果较好的银行将取得较大先发优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