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人才建设专题推进会活动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举行。
在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人才办和三级八方各相关部门的力支持下,一体化示范区在促进人才合理自由流动领域的探索成果已达到14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促进示范区人才互认方面,示范区下足了“功夫”。去年,首张面向非在沪工作外籍人士颁发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首张以家庭为单位跨区域申办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相继在青浦颁发。
(资料图片)
此外,今年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示范区分赛场在苏州吴江举办,这是示范区分赛场自2020年启动以来,首次“跨区域”在上海之外举办,预示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在人才招引方面,示范区青浦、嘉善、吴江三地人才办共同建立“智汇长三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才联盟。据悉,联盟不仅会走进高校,开展校园引才活动,还将向海内外高校发出青年人才储备目录、定期发布示范区紧缺人才岗位目录,并邀请各类人才实地考察,深入感受示范区三地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人才自由流动是关键突破点
“人才自由流动是要素流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体化示范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关键突破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凌鸣在会上强调,得益于两省一市人才办和三级八方各相关部门的支持,经过不断探索、坚定攻坚,一体化示范区在人才领域初步形成了十多项探索成果。
据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成立三年以来,通过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暂行办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互认实施细则等创新探索,实现各职业资格的跨省域注册和执业,目前沪苏浙已有100多个二级建造师的互认案例。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营商产业部部长朱正伟在会上介绍,对于人才共建共享,示范区主要在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联合激励方面进行了统一。2021年首次进行了示范区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联合评审,实现了高级职称的跨省域联合评审和共同认定,实现了单个领域人才评价标准的统一。出台了示范区高峰人才联合激励计划,明确了经认定的高端人才,可在示范区内畅通享受三地配套的人才公共服务措施。
对于示范区人才工作,示范区执委会与两省一市人才办进行了整体谋划,2021年制定了《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示范区的人才发展目标和整体定位,7月16日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示范区人才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20条示范区人才建设的支持政策,明确了20条综合性的人才政策措施,包括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人才双聘制度、评定示范区太浦英才等一系列内容。
沪苏浙两省一市近年来在人才互认、联合激励上持续探索,致力于推动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
上海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董俊表示,在数字化人才服务方面,上海市全球高层级科技专家信息平台根据三省一市的共性需求,重点围绕产业技术应用人才建设,建设了40余万人产业人才数据库,先后为浙江省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嘉兴市委组织部、嘉兴经济开发区、宁波杭州湾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亳州市科技局等提供了1000多名全球顶尖产业人才数据,并针对重点人才开展人才评估,开展可视化展示大屏的服务,其中协助加深主攻引进院士人员。
“下一步,深入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新高地,紧扣国家战略发展所需,区域发展所需和产业发展所需,精准引进和培养一批紧缺集训人才,加强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打造共建共享人才资源的新高地,以体育聚天下阴潮用地的格局,为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发展统筹协调提供制度经验。”董俊指出。
“今年我省给予900名博士后每人30万元的生活补助,支持民营企业试点开展人才人事格人才人事综合改革。”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张杰在会上介绍道,去年示范区首个职称联合评审委员会已落户苏州吴江,首批实名专技人才通过评审为跨区域联合评审作出了有益探索。下一步,支持苏州实验室建设,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与示范区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深度融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长三角示范区转移调度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发挥数字创新优势,吸引集聚顶尖人才团队,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王国强在会上提出,在数据方面,各地的人才项目还存在互通的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字程序,引导三地产业线有序活动。
与高校紧密合作
高校是青年人才锻造、培养的摇篮,示范区在青年人才招引上不断发力,与两省一市的高校开展紧密合作,今年以来,示范区三地在青年人才特别是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落户和安居保障上都推出众多新政策、新举措,为推进人才高地的建设夯实基础。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指导下,示范区青浦、嘉善、吴江三地人才办共同建立“智汇长三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引才联盟,并在会议上举行成立仪式。未来,联盟不仅会走进高校,开展校园引才活动,还将向海内外高校发出青年人才储备目录、定期发布示范区紧缺人才岗位目录,并邀请各类人才实地考察,深入感受示范区三地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当日,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的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以及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与示范区三地人才办签署战略协议,示范区高校毕业生岗位需求清单在会上发布,425家企业、8092个岗位虚位以待,向全球青年人才发出邀请帖,欢迎广大青年人才来示范区筑梦、安家、驰骋。
除了应届生需求清单,示范区第二批联合激励清单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发布。自2021年7月起,示范区三地人才办实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峰人才联合激励计划”,对在示范区工作、生活,且获评地方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计划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焦示范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提供“跨区域”“全链式”人才联合激励。第二批联合激励项目清单在第一批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增加了乐居生活、创新要素等板块,新增项目56个,为人才在示范区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