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既要有速度,更要高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截至目前,我国共有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人们感受田园风光、温暖乡愁的好方式,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新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下面,我们跟随记者去感受一下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乡村新风貌。

福建霞浦:生态美景引客来 美丽经济促发展


(相关资料图)

用生态美景提升旅游热度,以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位于福建宁德霞浦县的三沙镇,有40公里的海岸线和近10万亩的滩涂。近几年,当地用“光”和“影”将村村串联,发展起摄影、民宿、餐饮等产业。接下来,跟随总台记者一起骑行漫游“光影小镇”,感受时代变迁。

总台记者 林姗蓉:现在是凌晨五点,我来到了今天骑行的第一站——霞浦县三沙镇花竹村。这里被誉为中国观日地标,大家看天还没有完全亮,观景台上就已经挤满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今天,我要和他们一起等候一场海上日出。

霞光冲破云层,水光潋滟,海天鎏金,惊叹声伴随着快门声,阵阵声响唤醒清晨。

与其他地方的日出不同,三沙镇的海上日出因为海上劳作场景而多了一分灵动色彩。春天收生蚝,夏天晒海带,秋天采紫菜,冬天拉网捕鱼,四季场景变化,日出画面也随之变幻。也正因如此,当地的村民们有了新的职业。

沿着环海公路骑行,我们来到了三沙镇东山村。走进村中,一幢幢四层小楼整齐排列,外墙上彩绘着畲族风情画。

兰春华告诉我们,2008年,得益于“造福工程”,他从大山深处的茅草屋搬到了现在的东山村新址。而全村像他一样易地搬迁的还有177户村民。

如今,村里一共有17个紫菜和海带加工厂,村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42万元。2020年,村里还建了新的中心广场。

沿着环海公路,我们骑过小皓村连片的滩涂风光,路过热气腾腾的镇区小吃一条街,从石头厝出发,骑过跨海大桥,赶在日落前,我们来到了东壁村。

总台记者 林姗蓉:大家看东壁村其实是背山面海、依山而建,沿着海岸线错落排列的这些小房子,最早其实都是村民们自己的家,现在有一些自己改造,有一些租给了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打造成精品民宿。

凭窗即可眺望的日落霞光,如今是东壁村民宿群的金字招牌。然而,就在6年前,东壁还面临着“车过不留人”的窘境。

为了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留得住,当地政府牵头引入多种不同业态,通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将村村相连。

今年上半年,三沙镇旅游人次达到38万,旅游创收达8000万元,文旅产业已经成为了三沙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甘肃张掖:打造旅游“金招牌” 既引客来又留客

发展乡村游,既要有思路,更要看长远。打造“金招牌”,不光引客来,还要留得住。接下来,我们到甘肃张掖七彩丹霞山下的南台村看看。依托推门见山的美景,今年以来,这个村已经接待了50多万人次的游客。而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出行体验,村民们升级了90多家民宿,还养了50多头骆驼,让骑行看丹霞成为了一种特色体验项目。

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总台记者,骑着骆驼,逛逛南台村,看看新变化。

总台记者 安文剑:这里是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南台村,我身后五颜六色的山就是河西走廊著名的景点七彩丹霞景区。在丹霞山下世代务农的南台村也开始跟旅游沾上了边,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这个村子。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交通工具。

最开始,南台村离景区最近的村民们利用自己家的房屋和院落经营农家乐,开始了旅游接待1.0时期,但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

随着景区进一步发展,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院子的1.0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游客们的需求了。南台村修建了梨园新村,搞起了标准化宾馆,开始了旅游发展的2.0阶段。

总台记者 安文剑:这是南台村乡村旅游的3.0版本,这里叫作乡情家园。从建筑体量和内容来讲,都与2.0版本有了较大的区别。

除了开宾馆搞餐饮,村里人吃旅游饭的方式非常多,景区里的保安、保洁很多都是南台村人。景区门口的特产摊点也都是村里人来经营,人流量大的时候,最好位置的摊点一天营业额能超过3万元。而且每天摊位都在轮换,最好的位置大家都有机会经营。

临泽县倪家营镇南台村党总支副书记 戴国金:2015年以前我们的收入主要还是靠农业产业的收入,2015年以后,旅游产业收入已经超过农业产业收入,截至目前,旅游产业收入已经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5%。

乡村休闲游精品工程 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创新丰富业态类型,强化联农带农作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已累计推介1953个美丽休闲乡村,建设12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发布精品线路超1000条,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创新、政策集成创设、资源要素激活、联农带农紧密的休闲农业发展高地。

接下来,咱们去吉林和重庆的乡村去认识两位乡村创业者,他们一位在家门口的景区当起了游船的船长,另一位从城里到乡村当起了“新村民”。

抚松县抽水乡碱厂村村民 孙方斌:我叫孙方斌,从小在松花江边村子里长大,种过地、打过鱼。两年前,我们决定搞旅游,当时这条江上还没有游船,我们就成立了第一家经营游船的乡村旅游合作社。这8艘游船是我们旅游合作社的“宝贝”,我现在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8名船长之一。

游客高兴,我比游客更高兴。他们这样喜欢我的家乡,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船刚组装上那阵,我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从船内部装修装饰,到每一件物品的采购、摆放,都用了最大的心思琢磨,连发动机舱都加了隔音板。没专门学过旅游,但我觉得怎么能让游客感到舒适便捷就怎么来。

去年,松花江上游成立了生态旅游风景区,打通了水上旅游大通道,我们附近几十个村子都跟着沾了光。政府还投入了资金修复生态,修建了很多基础设施和游乐设施,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这一天下来,5万多元的毛收入是这几天收入最高的一天。这是盖启凡,1986年的,李鹏伟是1996年的,他俩都是今年新考的船舶驾驶证。我希望他们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期待一年比一年好,这一江两岸的风景会继续好看下去。

荣昌陶手艺人 管永双:我叫管永双,是重庆荣昌区通安村的“新村民”,2014年,我和妻子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村里,开了这家制陶工作室。

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差不多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它的制作技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我们刚刚到通安村的时候,发现当地的村民更多是制作一些泡菜坛、酒缸这一类的生活器物,工艺很简单,附加值也不是很高。我们就在想,怎样才能在传承这个荣昌陶的过程中发扬光大,同时提高它的附加值?

这几年,当地政府打造安陶小镇,就是把荣昌陶、夏布等非遗的资源跟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现在,荣昌陶的名气越来越大,村里从事陶产业相关工作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他们有些学着烧窑,有些还学着制陶,还有一些开陶艺体验馆的。

我觉得这个就是文化的根,因为文化的根,我们愿意在这里坚守,然后影响和带动其他人,他们也愿意到这里来。

关键词: